第八章 加快改革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和机制,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一、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全面完成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改革攻坚的阶段性任务,有步骤地推进并基本完成农垦、粮食、流通、公路交通等其他领域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落实出资人制度,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探索各类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依据新的《公司法》,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省属及省属下划国有工业企业、国有农垦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进一步加大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吸引境内外各类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推动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战略重组,促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
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进一步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并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实现公平竞争、共同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非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建设,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升级,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物流服务型中小企业,加快民营科技企业。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自主改革,加快技术改造,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广大城乡居民自主创业。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融资政策,发展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
三、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调节方式。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分工,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继续完善公务员制度。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四、深化投资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和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机制,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实行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代建制"。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参股、合作、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行投资建设,积极扩大民间投资规模。把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与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省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税体制。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扩大"乡财县管"试点范围。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各级财政保障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政策,加强税收征收和监管,运用税收杠杆促进全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