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继续实施种子、植保、沃土、地膜四大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扩大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建设以“花牛”苹果为主的干鲜果基地14万亩,优质果品率达到55%以上;加快发展畜牧业,新建规模养殖小区12个,新增规模养殖户2000户,新发展养殖专业村20个,种植紫花苜蓿17万亩;新增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面积2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50万吨。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扶持现有重点龙头企业上档次、上水平,引进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建设项目,县区各建成3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个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6亿元,果品贮藏能力达到13万吨,市场交易额达到16亿元。加快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步伐,搞好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二期开发建设。建立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单位、星火培训基地、星火示范企业。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开展千人千村优质果园管理活动,整合财政、农业、扶贫、劳务等农业培训经费,完成3万人(次)的培训。广泛开辟劳务输出渠道,抓好劳务基地建设,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劳务人员10万人(次),输转劳务人员60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14.5亿元。加快电力、通讯建设步伐,组织实施好设施农业、农村饮水安全、节水灌溉、小型水利、农村沼气、乡村道路、农田基建、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解决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修优质梯田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节灌面积2万亩,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完成“一池三改”8460户,完成各类造林36万亩。完成100%乡政府所在地、10%以上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做好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实施好80个整村推进项目,实现 1.3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5.7 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扩大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试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把乡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效服务和搞好社会管理上来。
三、做好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导向,抢抓政策机遇,加强项目争取及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提高项目对接及成功率,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点做好天宝高速公路城区过境段、天定高速公路、天平铁路、大唐甘谷电厂扩能改造、天水热电厂、金巨龙片式电子器件、武山钼矿勘探开发、清水铁矿及铅锌矿开发、张川铁铜矿二期开发和秦安年产万吨果蔬汁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实施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和奔马啤酒10万吨生产线改扩建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知名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6亿元。拓宽引进和利用外资渠道,提高外资管理和使用水平。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完善和落实项目及固定资产投资责任制、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确保竣工项目按期投入生产,确保续建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条件具备的项目及早开工。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四、加快交通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省交通厅实施好天宝高速公路和国道310线牛背至麦积段改造工程。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天定高速公路、罗家堡至藉口战备公路、风动厂至星火厂战备公路。全面完成续建战备公路和县际公路。开工建设5条通乡油路,完成72条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推进“乡乡通”汽车站点和公共汽车站点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公共交通状况。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努力完善城市功能,实施重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21个,完成藉河城区段生态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天河广场、伏羲城民居保护工程、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水家沟垃圾厂建设,加快麦积区埠南路至交通路片区开发,启动天河商贸城、天水会展中心、天河家园、飞将广场建设、市中心广场改造和春风路、环城中路、渭滨北路拓建工程。加快天河家园等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年内完成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认真做好省列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以五县县城改造和46个建制镇建设为重点,加快供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强化城镇管理,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实施公共绿化、庭院和小区绿化及绿景工程,新建8处街头绿地,完成伏羲城、天河广场绿化工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巩固整治城市“八乱”工作成果,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成伏羲庙、胡氏民居和赵家祠堂等保护维修工程,实施好解放路、自由路、澄源巷、枣园巷和石家巷等历史街区和古民居院落的维修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