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厚积薄发 全面提速
为夺取清水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中共清水县委书记 雷鸣 □清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天波

(天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在清水县委书记雷鸣、县长刘天波等领导的陪同下检查清水县工作。)
200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清水县实施追赶战略,实现由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厚积薄发、全面提速,跨越式发展的转折年。全县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清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清水生态放养鸡
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重点,以实施六大增收工程为载体,以抓好两项改革为动力,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一是要着力培育三大农业产业。要继续巩固“6431”工程。在林果产业建设上,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机制,切实加强果园科学管理。在畜牧产业建设上,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努力扩充数量,提升质量,增加效益。要继续推进“6551”工程。要转变重生产、轻经营的倾向,抓好农产品、农果产品、畜产品的产品、产地认证和品牌注册,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通过4到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实现“6551”农业产业化奋斗目标。二是要实施六大增收工程。按照县委关于推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的实施意见,分解任务,靠实责任,强化措施,明确目标,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增收、二三产业增收、劳务增收、扶贫增收、科技增收、保障增收,确保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三是要加快农村机制体制改革步伐。要着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这两项改革。针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基地迫切需要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户或龙头企业流转的实际,要努力探索土地有序有效流转的模式,逐步解决“城中村”农民和产业化基地内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障城区农民就地创业,增加收入,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新路子。四是要着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新农村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农村沼气、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园区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和西部整流域综合治理八项工作为重点,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是要培育发展乡域经济。按照“中部率先、南部开发、西部崛起、北部提升、东部培育”的区域发展布局,培育、发展、壮大乡域经济。以乡域经济实力的扩张,推动县域经济总量的提升;以乡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抓手,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要求,切实做好区域规划,正确处理巩固与发展、速度与质量、扩面与保存、抓点与促面的关系。要加快以郭川、远门为中心,辐射全县中西部的花牛苹果生产基地建设;以陇东、草川为中心,辐射东南部的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建设;以秦亭、山门为主的肉牛饲养基地建设;以白驼、土门等中西部乡镇为主的瘦肉型猪饲养基地建设;以永清、红堡为主的蛋鸡养殖基地建设;以秦亭镇张吕村为主的放养鸡饲养基地建设。东部秦亭、山门等乡镇要充分发挥林果、畜牧比较优势,借助渭北高速公路建设的后发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培育、小城镇开发建设的步伐。要着力突出畜牧业和以三皇谷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为主的旅游业,尽快实现与关中强势产业的接轨。中部永清、白沙、红堡要着力借鉴杨凌经验,在设施农业、高新农业上依托天水农校的科技资源,发挥区位优势,率先实现高效农业的突破,率先实现农业工业化、率先实现农村城镇化。北部新城、黄门要借助天平铁路过境的有利时机,提升自身优势,寻找发展机遇,着力提升新城工业园区的开发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矿产资源优势,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南部陇东、草川、丰望等乡镇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创造有利条件,借助清社公路的交通优势和秦州、麦积河谷川区近缘优势,加强合作,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向深度和广度开发。西部各乡镇要在全县产业化布局的框架内,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模式,主动出击,各找各的突破口,各打各的优势仗,在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高地上迅速崛起。
以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为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是抓好优势企业的培育。要通过推进行业品牌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做大做强天河酒业、轩辕纸业、鑫烨化工、绿盛堂生物制品等企业。二是积极争取重大工业项目。要抓住天平铁路建设的契机,调整工业结构,依托新的资源优势,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对全县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效应的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要配套建设火电、煤化、冶金等项目,谋划大项目工业集群,延伸工业产业链条,壮大县域工业经济。三是抓好企业扩税增效工程。要积极实施“2510”工程和“10强50户”重点企业扩税增效工程,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四是加强四大工业园区建设。要加强东关、上邽、小泉、新城四个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要尽快出台《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意见》,制定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盘活土地资源,确保企业用地。要把实施工业经济增长点培育工程和发展重点企业的各项任务分解靠实到四个工业园区,实行目标责任书管理,探索建立园区岗位责任制、经济指标考核办法和资金扶持机制。

(位于清社公路中部的清水县艰苦创业教育基地)
以交通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五横四纵”的城市道路骨架,抓好泰山路拓宽改造、轩辕大道东扩西延。实施城区东扩西延、南北二山治理工程。建设轩辕里火车站前广场,拉动城区东扩西延工程建设。以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目标,拉动牛头河北岸新城区开发。启动牛头河景观桥和翻板坝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品位的精品山水县城。二是抓好小城镇建设。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产业支撑、人气相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开发建设好白沙、秦亭、白驼、山门等16个小城镇,使之形成关中——天水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城镇集群组成部分,为全县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奠定文化、旅游和商贸通道基础。三是抓好交通道路建设。按照争取项目与实施项目同行,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并重,公路建设与交通运输并举,客运二级汽车站与货运仓储设施相连的思路,申请立项建设渭河北岸天宝高速公路、天平高速公路,在清水形成东西有渭河北岸的天宝高速,南北有天平高速的交通框架。要切实抓好天平铁路开工建设的配合与支持,以及清社公路铺油工程。
以国家投资政策为导向,加强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一是项目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方向,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改、节能减排、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项目的争取。尤其要从交通和能源方面为清水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提供项目支撑。要继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实施项目建设。对在建项目要抓紧实施,对已衔接的项目要进一步落实,特别是要谋长远、想全局,多渠道、全方位争取更多的项目。二是招商引资工作。要进一步营造环境,把招商引资作为最大、最快、最活的项目来抓。要以国家东、中、西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抓住发达地区产业整合的机遇,积极参加各类大型经贸活动,推介和引进一批招商引资项目。要完善充实县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和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形成发展抓项目、项目抓招商的良好氛围。
以建设大市场为目标,繁荣城乡商贸流通业。一是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坚持以扩大需求、促进消费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实施商贸活县战略,不断培育新的流通业,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贸流通体系。二是加快城乡市场建设步伐。以发展县城商业核心区、商业服务区、城乡市场、现代物流、商业网点为突破点,积极构建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相配套、批发与零售相依托、现代流通方式推进与传统商业改造相结合、大型商城建设与便民商业网点相联系,以县城农商贸综合市场为龙头,以乡镇市场为骨干,以村级网点为基础,以社会化流通服务体系为补充,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由县城集镇向乡镇农村辐射的城乡市场体系。启动运营农商贸市场,规划选址和建设红堡农产品批发市场、秦亭综合市场、山门畜禽市场、陇东干果市场、王河马铃薯市场、白驼猪羊市场和远门果品市场等集镇专业市场。三是抓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县城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和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结合部、以村组为终端的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发达、流通繁荣,有较强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商贸重镇。

清水轩辕鼓
以轩辕文化为龙头,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坚持以轩辕文化为龙头,以轩辕故里为品牌,实施“突破关山,东进关中,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要突出打造一个品牌——轩辕黄帝故里·华夏文明之源;建设一条长廊——牛头河百里文化长廊;实施五大旅游项目——以县城为主的商务游,以温泉为主的康体游,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游,以三皇谷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游,以花石崖、小华山为主的宗教文化和自然风光游,努力形成政府主导,文化旅游部门牵头,各方配合,多元驱动,大兴文化旅游业的良好氛围。要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大手笔建设的原则,论证立项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申请提高公祭轩辕黄帝的规格,使轩辕故里文化成为清水文化旅游发展的品牌和龙头。要进一步注重强势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注重景点设施的建设管理,注重配套体系的完善和后续产业的开发,促进旅游业高效发展。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要认真筹办第三节轩辕文化旅游节暨经贸项目洽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