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占林 男 汉 1931- 吉林榆树 中共党员 原武警甘肃总队副总队长,获“胜利功勋荣誉章”,全国先进离休干部、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王占林(1931~ ),男,汉族,吉林省榆树县人,中共党员。武警甘肃省总队原副总队长。
1947年6月,王占林随所在的吉林省德辉县公安大队参加了解放长春、德辉战役,战斗异常惨烈,敌人数倍于我,人员伤亡很大。他和战友抱着“头可断、血可流、夺胜利”的坚定信念,视死如归,奋力拼杀,血战到底,夺取了战斗胜利。他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荣立战功,获解放奖章。
王占林是由一名革命战士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先后担任吉林省公安总队长春大队参谋,北京公安军第一步校教员,河南内卫三师参谋,陕西公安总队独立连连长、训练科副科长、教导队长,甘肃省独立师教导大队队长,甘肃省军区独立师三团副团长、团长,武警甘肃省总队副总队长。40多年戎马生涯,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始终以大局为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工作,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部队建设上。先后被甘肃省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被武警总部、总政,中组部分别表彰为“践行‘三个代表’先进个人”、“先进离休干部”,“十佳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1988年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

王亚丽 女 汉 1955— 甘肃定西 中共党员 甘肃定西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第4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王亚丽(1955~ ),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共产党员。1977年从省护士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定西市人民医院工作,1978年至1991年任科室护士长,1997年9月至今任护理部主任。
在30年的护理生涯中,她以精湛的护理技艺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守护着每一位病人,赢得了“生命守护神”的美誉。1991年,王亚丽被任命为护理部主任。她借鉴省内外大医院的护理经验,率先在医院确立了《临床整体护理研究与推广应用》科研课题,编印了10套共30多万字的《常见疾病诊疗健康教育咨询手册》和《标准护理计划和教育计划手册》等资料,开了定西市推行整体护理工作的先河。
2003年春天,面对肆虐的非典,作为共产党员,王亚丽毅然主动请缨进入传染病科,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当时定西市医院共收治SARS病人4例,疑似病人1例,医学留观人员73例,成为甘肃省收治SARS病人最多的医院。王亚丽从收治SARS病人的那刻起,就进驻SARS病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用生命和汗水守护着病人的生命。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最终取得了SARS病人全部治愈、医护人员无一感染,二代传染无发生的重大胜利,受到国家卫生部和甘肃省委的表彰奖励,获得第四十届“南丁格尔”奖。

王孝锡 男 汉1903-1928甘肃宁县中共党员早期共产党人,建立中共兰州特别支部并任组织部长
王孝锡(1903~1928),男,汉族,甘肃宁县人,中共党员。1903年出生于甘肃省宁县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为了恢复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工作,当时在冯玉祥部队工作的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刘伯坚、邓小平推荐王孝锡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兰州开展工作。到达兰州后,王孝锡首先整顿了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加强省党部的进步力量,并建立了中共兰州特别支部,任组织委员。他还担任甘肃省督办公署政治部主任、甘肃政治委员会会长等职。
大革命失败后,王孝锡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家乡宁县坚持斗争。八七会议以后,按照党组织的要求,以行医为掩护,深入陕甘交界的十多个县的农村进行调查,筹划组织农民进行暴动,建立革命政权的斗争。1928年11月,王孝锡被捕入狱。面对一次次的酷刑审讯,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928年12月30日,敌人将王孝锡押往刑场。王孝锡不断奋力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精神不死!”等口号。凶残的刽子手举起马刀向他身上乱砍,鲜血飞溅,仍挡不住他高昂的口号声。刽子手又用毛巾塞进他嘴里……王孝锡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王学礼 男 汉 1916-1949 陕西神木 中共党员 兰州沈家岭战役中牺牲,时任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团长,获“人民英雄”称号
王学礼(1916~1949),男,汉族,陕西神木县人,中共党员。1930年入伍,1931年15岁时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4军11师31团团长,革命烈士。
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1935年1月任红27军84师1团少年连政治指导员,曾率领少年先锋连冲锋陷阵,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参加战斗10余次,受到刘志丹的赞扬。1936年,王学礼随部参加了东征、西征,同年底调任红81师242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警卫团政治处主任,陕甘晋绥联防军警备第5旅3团团长,转战陕甘宁,参加了大生产运动和剿匪反顽斗争。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3次负伤,多次荣立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在兰州解放战役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4军11师31团团长,担负沈家岭主战场的主攻任务。战斗开始前反复观察地形,精心部署兵力,召开干部会议讨论攻坚战术,作战斗动员。1949年8月25日拂晓,兰州战役总攻打响,率领部队向敌方发起攻击,英勇拼杀。在危急情况下,组织全团干部战士与敌军展开肉搏战,坚持“人在阵地在”。黄昏时全线总攻开始,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追击敌军时,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壮烈牺牲,时年仅33岁。安葬于兰州市华林山烈士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