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兰州>>正文

中国经济时报专访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
(2006-6-16 10:17:33)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打印本页

打破体制障碍 再造一个经济兰州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专访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

  不要把科学发展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一个庸俗的形式、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要让它真正成为指导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也要科学地贯彻。”

  到“十一五”末,兰州要实现几个翻番: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 翻一番,人均达到3万元人民币;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十五”翻一番,五年投入2000亿元;三是财政收入翻一番,地区性财政收入过150亿元;四是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形象地说,就是从经济总量上五年再造一个兰州。

  ■本报记者李成刚杨毅

  “‘十一五’是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总体判断是中央做出的,对甘肃、对兰州同样适用,对兰州来说我觉得尤其适用。”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对 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说:“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兰州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今年“五一”过后,包月阳及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组赴兰州,就兰州的“十一五”发展专访了陈宝生。

  在陈宝生看来,虽然纵向比较,兰州在“十五”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和周边的差距拉大了,发展的压力很大。“要实现科学发展,兰州的基础又不牢”,在此情况下筹划兰州的“十一五”,形势自然是“非常严峻”。

  “十一五”发展形势的四个判断

  对这个“严峻形势”的判断,陈宝生认为来自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兰州面临的发展形势非常严峻。

  一是兰州和周边城市相比,差距拉大了。“不要说和沿海城市比,跟周边城市比兰州差距也拉大了。去年8月份兰州组织党政代表团到周边城市学习考察,看了他们的发展情况以后,大家大吃一惊。”陈宝生说。就经济总量来说,以前兰州和周边的四个省会城市(西安西宁乌鲁木齐银川)比,经济总量低于西安,其他三个城市的总量则比兰州低,差距是比较大的,但现在他们已经紧紧追上来了。从城市建设来说,2001年以后,兰州也落后了。比如西安,老城改造任务非常重,但到2004年年底,西安城市建设投入了280亿元,去年又投入了100亿。银川和西宁这两个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都是130多到140多亿元。“而到2004年年底,兰州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只有40亿。”从市场化程度来看,这几个省会城市改革、开放的程度,都比兰州要高。“所以,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和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兰州的差距在拉大。我们在前进,人家在大踏步前进。”

  二是和兰州自己相比。“十五”是兰州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连续五年经济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了1000亿元。“这在建国以来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陈宝生介绍说,建国以来,兰州投入的高峰有三次,一次是“一五”时期,全国156个大项目在甘肃放了16个,兰州就占了12项,这是很了不得的事。再就是“三线建设”时期,是兰州第二次投入高峰。“十五”期间,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兰州迎来第三次投入高峰。“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又和别人差距拉得那么大,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怎么判断兰州现处的发展阶段,兰州‘十一五’期间要解决什么问题?”

  陈宝生说,兰州有一部分干部感觉到自己干得不错,“十五”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两山”绿化有历史性的进展,经济增长保持两位数,改革也有一定程度的推进。“但广大群众不这么认为”,广大群众一方面觉得这几年兰州在进步,另一方面又感到和周边城市比发展还是慢了,要求加快发展的呼声非常高。“就自己来说,相比‘十五’期间1000亿的投入和两位数的增长,我们将要站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来筹划‘十一五’;但和周边比,兰州的差距在拉大,我们明显地落后了。自己和自己比是一个较高水平,和人家比是一个低水平,一高一低形成了一对矛盾,这就是‘十一五’我们发展上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陈宝生说。

  第二个方面,“兰州的改革,目前是滞后的。”陈宝生认为,这些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改革,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既有管理方面的,也有经验方面的,还有政策困扰方面的。在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下,年年在改革,年年在“炒剩饭”、“炒冷饭”。“就是说,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们走得不顺利,每一次改革,都要为以后的改革遗留下来一些问题,制造一些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叠加起来,到了‘十五’、‘十一五’之交的时候,改革面临的形势就非常复杂。这时候老百姓对改革的期望值和评价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干部对改革的期望和评价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兰州前些年这些不彻底的改革,实际上是错过了改革的最佳机遇。但是不改又不行,这是兰州加快发展要迈过的一个坎,一道硬坎。”

  陈宝生认为,在筹划“十一五”中,体制上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否则兰州没有办法发展。

  第三个方面,就是在兰州这个相对落后地区,怎么样做到科学发展。陈宝生认为,对落后地区来说,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有符合自己实际的选择,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面造成的差距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做到科学发展,兰州面临着一个比较难的选择——经济差距很大,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去搞社会事业;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还必须得有一定的经济支撑。这就是一个矛盾。”

  陈宝生说,对兰州来说,不可能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来搞科学发展。招商引资,沿海资金的流入,也不可能带来一个科学发展,而且,这种资本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家产业转移的结果。产业转移有高端的也有低端的,有一些产业同科学发展的要求,比如环境保护、结构优化,是有矛盾的。

  第四个方面,就是如何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变化”,陈宝生说,“构建和谐社会对兰州来说,矛盾也很大。我们这个地方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经济发展缓慢,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物质基础不到位。”他认为,在“十一五”期间,兰州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平均收入,这么多年来兰州一直位居全国后列。”除此之外,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安、人口素质等问题,对兰州构建和谐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筹划“十一五”的四个结论

  陈宝生介绍说,从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兰州市委、市政府就开始了“十一五”发展的研究。“概括起来说,我们得出了四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就是“十一五”期间,兰州如何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科学发展。“这也是落后地区中心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陈宝生认为,既要吃透中央的精神,又要紧密结合兰州的实情。不要把科学发展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一个庸俗的形式、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要让它真正成为指导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也要科学地贯彻。”

  陈宝生介绍,在双重挤压之下,兰州提出了几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增长保持在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在14%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保持在15%以上。到“十一五”末,兰州要实现几个翻番: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达到3万元人民币;二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十五”翻一番,五年投入2000亿元;三是财政收入翻一番,地区性财政收入过150亿元;四是工业增加值翻一番。

  “做到这些之后,兰州的经济实力同自身比就有了较大的增强,或者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从经济总量上五年再造一个兰州。到那时,凭借兰州的经济基础加上国家给予的转移支付和大力支持,就有可能、有条件全面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要求。”陈宝生说。

  第二个结论,就是要实现“十一五”的奋斗目标,必须下功夫解决好制约兰州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我们从去年开始就打了一场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攻坚战”,陈宝生说,改革攻坚战的主要内容是两条:一是彻底实现产权置换,解除政府对企业的无限责任;二是彻底实现职工身份置换,解除企业对职工的无限责任。“我们以前的改革之所以老是在那里‘热剩饭’,就是这两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好。”他介绍说,去年一年奋斗下来,兰州改制了219户国有企业,7.8万多名职工置换了身份,达到了两个90%以上。

  第三个结论,就是要用五年或者更多时间,把兰州建设成为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过去我们一直把兰州定位为黄河上游的一个经济中心,但也有说是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也有说是西部商贸中心的。对不对呢?都有它的道理。但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考虑,这些定位都有一定的缺陷。”陈宝生说,兰州“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就是按照西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样一个新的定位来安排的。在城市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兰州每年要投入60亿元以上,五年投入300亿元,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成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中心。信息流,兰州比西安还有优势,它是4条国家级光缆的交汇地。而商贸物流方面,兰州自古就是一个枢纽和桥头堡,“十一五”期间要进行集装箱节点站、货运编组站建设,两个项目投入近200亿元。第三,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还必须成为科技教育的中心。科研中心兰州当之无愧,现有大大小小各种所有制研究机构730多个,这在全国不多见,“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进行科技结构的调整”。教育方面,兰州有18所大学,在西北位居第二。文化方面,兰州面临的问题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把有优势、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例如舞台艺术、《读者》等。

  第四个结论,就是在结构优化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就一二三产业来说,兰州现在的结构应当说是不合理的”,陈宝生说,按照去年经济普查调整后的数据,兰州的三次产业占比为44452,看上去是一个“三二一”结构,但实际上这个“三二一”结构是在二产还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

  他认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二一”结构,要抓两个重点,一是抓工业强市,一是抓物流。“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十一五’末的时候,装备制造业在兰州的产业结构中会有比较大的上升,工业增加值在第二产业中会有比较大的上升,‘三二一’结构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陈宝生说。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最 新 图 片
努力实现甘肃又快又好的发展—— 甘肃省省长陆浩答中国经济时报记 图文:东方国际模特大赛甘肃分赛 信步兰州 哪一条街让你留恋? 未来两个月省运会火种将在14个市 大整容 绿色广场打通西关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陈宝生会见印尼华人商会总会会长戴维博士
·母亲患白血病没钱治 14岁女孩向兰州市委书记呼救
·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央视细说治庸
·兰州市委书记掀治庸风暴 称让庸官如坐针毡(图)
·兰州市委书记谈整肃官场 用个性化手段“治庸” 
·兰州:“老百姓说了算”
·兰州明天会更好
·陈宝生参加兰州市委常委会和中心组集中学习
·“今后在城建工程竣工仪式上,要多请群众剪彩”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中国经济时报专访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
·新农村:从模糊感觉到现实选择
·定西:用特色优势产业富裕农民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甘肃关键词
·当改革进入“岩石层”——解读国企改革“兰州模式”
·一个农业省的工业化梦想
·新丝绸之路:眼花缭乱三千里
·甘肃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
·武威:统筹发展谱新篇
·努力实现甘肃又快又好的发展——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苏荣
·甘肃“十一五”工业发展路线图
·“金张掖”展望“十一五”
·甘肃省省长陆浩答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问
·循环经济:甘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赢在中国》开始网络投票 请支持甘肃选手董庆
·马铃薯指导价:政府在越位还是补位?
·甘肃首例互联网域名侵权官司一审宣判
·甘肃撤销29家单位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
·金城关将重现兰州老八景
·甘肃拟上调出租车运价 调查显示社会各界多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