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发展 市长胸有成竹
本报记者专访兰州市市长张津梁、酒泉市市长陈春明、张掖市市长何振中、武威市市长高清和
九件实事惠及兰州百姓
本报记者 丁炜娜 为您报道 就兰州市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蓝图及惠民政策,本报记者专访了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津梁。
记者:张市长,您好!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您将怎样规划兰州市的宏伟蓝图?
张津梁: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着重打好招商引资为主的项目建设攻坚战和以资产重组为主的企业改革攻坚战。
记者:今年兰州市的主要工作突出了“工业强市”特点,怎样具体实施这一战略呢?
张津梁:首先,我们将继续支持驻兰大企业的发展,同时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既支持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也要支持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另外,我们要进一步开发园区建设,重点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的建设。最后,我们要在优化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上下功夫,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
记者:今年兰州市的老百姓将会享受到政府为我们做的哪些实事呢?
张津梁:今年我们在政府工作中将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具体包括加大公共投入力度,重点解决食品安全、城乡就业、拆迁安置、便民工程、求医上学、送气送暖、农村饮水和危房改造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记者:从去年开始,兰州市的城市建设力度加大了,解决了像南河道治理工程等多项民心工程。接下来兰州市将怎样把昔日的“龙须沟”变得更美呢?
张津梁:去年,治理南河道工程全面实施,现在看来,去年确定的预定任务基本完成,我很满意。接下来,市委、市政府决心要把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成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景观工程、文化工程、共建工程5大工程。”
记者:兰州市环境污染在逐年好转,今年怎样进一步治理兰州市的环境污染?
张津梁:目前影响兰州市环境的因素主要有3个,一是大气污染、二是环境治理、三是绿化。大气污染主要牵涉到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汽车尾气污染、二次扬尘和燃煤污染。去年我们实施了兰州市123清洁工程,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把兰州市的污染状况减轻。同时希望全体市民共同努力,这样兰州的明天将更美好。
记者:谢谢张市长接受我们的专访,也给你提前拜个早年!
四位市长接受专访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实现总体小康目标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五年,全省各地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夯实基础,构建新的发展框架?在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本报记者对兰州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的“一把手”进行了专访。
酒泉市打航天牌 保月牙泉
本报记者 王茗 李杨 为您摄影报道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就“十一五”期间酒泉市如何发展,专访了酒泉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春明。
记者:陈市长,您好!请您谈一下酒泉市在“十一五”期间将如何进行发展?
陈春明:酒泉是一个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因此在“十一五”期间,酒泉将以文物保护与旅游同时开发的方式发展经济。
目前酒泉市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的酒泉博物馆已经处于布馆阶段,预计今年夏天面向社会公众开馆。同时酒泉将依托中国的航天摇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打出“航天与敦煌飞天”两张牌,全面发展旅游经济。
为避免以往的旱厕给外地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从今年起旅游景点内外、沿途加油站以及城市中心的旱厕,都将在在年底前全部改成水冲厕所。
记者:敦煌月牙泉水位降低,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事情。在“十一五”期间,酒泉市又将如何保护月牙泉?如何回升月牙泉水位?
陈春明:月牙泉的水源是来自敦煌地区的地下水,要保护月牙泉并逐步回升月牙泉水位,必须从生活、工业、农业全面推行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