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出席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了陆浩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省人民政府起草的《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跃然纸上,尤其是两份报告都重点予以阐述的10大关键词,预示了未来五年甘肃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城乡面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普通百姓而言,发展也将给大家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和实惠。
No.1 基础设施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5万公里
前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抓好能增强后劲、对经济社会发展起长远带头作用的优势产业和社会发展项目,实现基础设施的新跨越。
措施:“十一五”期间,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新建和改造通乡油路13000公里,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基本建成兰州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和酒泉嘉峪关、张掖、天水、平凉、陇南5个省级公路辅枢纽。
铁路方面,开工建设西北至西南新通道兰渝铁路,扩能改造陇海、兰新、兰青等干线铁路,建设西安至平凉、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形成陇海与宝中、兰新与青藏铁路干支线相连接的铁路运输网络。到2010年,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500公里,路网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3%和65%。
机场方面,加快建设以中川机场为区域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依托的空中运输网络,加快中川机场和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和天水、金昌机场建设,做好陇南、夏河等支线机场的前期工作。
能源方面,完成鄯善至兰州原油管线和乌鲁木齐至兰州成品油管道建设,开工建设兰州至郑州成品油管道。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
No.2 循环经济
节约优先发展循环经济
前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措施: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和湿地等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对土地荒漠化、风沙源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工业“三废”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黄河甘肃段水污染和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保护好饮用水源,大力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推进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环保型和高效率节约型增长方式。对于重要矿种和重要矿产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延长资源服务年限。
No.3 工业强省
打造五大特色优势产业
前瞻: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再造传统支柱产业新优势。
措施: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进一步增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石油化工。力争原油能力达到28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
冶金有色。努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开发新品种,实现集约式发展。2010年,钢及钢材的生产能力达到780万吨、720万吨,10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实现翻一番,形成铝材30万吨、铜镍材20万吨的生产能力。
装备制造。重点发展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新型采矿设备、数控机床、电工电器、风力发电设施、真空设备、军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业。农产品加工。2010年马铃薯加工产品达到55万吨,酿酒原料加工80万吨,牛羊肉加工产品达到38万吨,果蔬类加工70万吨。
生物制药。加快优势中成药、新型藏药、生物制品开发,力争“十一五”期间全省医药工业年均增长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