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 城乡居民得到较多实惠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有限财力向公共服务、弱势群体和农村倾斜 , 使得公共服务、扶贫济困工作继续得到加强。通过省财政承担 80% 、省以下各级财政承担 20%, 将各地低保标准普遍提高了 10% 。在全省范围内全部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 , 进一步加大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力度 , 农民负担比上年减轻 6.1 亿元 , 人均达30 元。筹措整合资金 , 在 117 个行政村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为主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工程 , 在 509 个村展开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 在一些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方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 使 6.5 万多农民从中受益;解决了 10 万绝对贫困人口和 40 万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将劳务输出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 坚持自发分散劳务输出和有组织大规模劳务输出同时推进 , 全年共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400 万人次 , 比上年增加 75 万人次 , 创劳务收入 90 亿元 , 增长39.8% 。切实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 全省新增城镇就业 16 万人 ,“十五” 期间累计新增就业 60 万人。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城 镇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的参保率均有较大提高。
( 五 ) 社会事业投入增加较多 , 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争取到国家教育专项资金 5.1 亿元, 安排建设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 , 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条件。筹措 1.75 亿元, 对 45 个国扶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 " 两免一补 " 政策。全年又有 4 个县实现 “两基 ”目标,“两基”覆盖率达到 78.2% 。支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商学院等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 , 改善重点高中办学条件 , 扩大了招生规模。全省高校招生人数达到 8.4 万人, 创历年最高水平。安排 19 个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 争取国债资金 3400 万 元 , 部分项目已建成使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全部投入使用 ,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并配备了 5375 万元的医疗设备。新争取 15 个县医院、 16 个县妇幼保健站、 8 个县中医院和 384 所乡镇卫生院纳入国家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 落实国债资金 1.74 亿元。我省被列入全国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试点省之一, 争取国债资金 1400 万元 , 建成 37个县 ( 乡 ) 计生服务站 ( 所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 有 14 个县的 255 万农民参加, 平均参合率达 85.3% 。" 千名医师支援农村 " 工程 , 赢得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人口计划生育执行较好 , 全省总人口可控制在 2635 万人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05‰ 。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四库全书》藏书楼竣工开馆 , 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工, 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又有 29 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纳入国家建设计划 , 县县有两馆的目标基本实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正式启动。全省有 8 个旅游景区纳入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 其中会宁会师旧址和宕昌哈达铺景区建设列入 2005 年投资计划。新争取国家补助资金 2.05 亿元 , 开工建设了 62 个公检法司设施项目 ,460 个续建的基层派出所和司法所大部分建成使用。
( 六 )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 经济发展活力有所增强。抓紧实施国企改革 “376”攻坚计划。 70 户下划市州管理的企业已有 62户完成改制或正在改制 ,10 多户国内外大企业集团成功并购重组我省部分国有企业, 企业产权多元化实现了新突破 ; 国有中小企业转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度加快 ,80% 的企业已改制放活 ;66户企业破产重组稳步实施 , 职工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进展顺利。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省直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 着力消除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对 57 个县 " 四税 " 上缴省财政的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 , 进一步调动了县一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将农村改革的重点转向了以乡镇机构、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试点逐步推进。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2.71 亿美元 , 增长4.8 % , 其中: 借用国外贷款2.36 亿美元 , 增长 3.7 % 。酒钢集团南非铬铁矿开发和金川公司参股加拿大戈壁矿业等项目 , 年内实现境外投资 3657 万美元 , 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 25 亿美元 , 增长41.8 % ," 十五 " 年均递增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