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柴金祥代表说,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召开了。李文卿市长的工作报告,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总结,对2010年的工作谋划求真务实、措施得力,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充分反映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一个主题鲜明、求真务实、催人奋进、鼓舞人心、谋求发展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将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这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上下要立足实际,充分认识“三个差距”,把握“四个原则”,突出“五个发展重点”,强化“四项保障措施”,深入推进《规划》的实施,努力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实施好《规划》,就要充分认识三个方面的差距
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时期成为全市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市实施《规划》,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还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主要经济指标位次靠后,在经济区的地位还不突出;二是自然秉赋差,自我发展能力弱,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压力大;三是经济基础薄弱,实现《规划》目标的难度大,实现与经济区其它城市同步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二、实施好《规划》,就要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路子。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大战略、大手笔、大气魄推动大发展。二是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争取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和好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发展带动大跨越。三是坚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沟通,推动建立经济区内长效合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四是坚持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功能分区,优化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实施好《规划》,就要突出五个发展重点
一是振兴装备制造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振兴装备制造业,全力打造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畜牧、林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加强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依托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精心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把天水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尽快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积极规划开发新区,扩大城市规模,拓展城市空间,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四、实施好《规划》,就要强化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尽快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全力抓好落实工作。二是加强与规划区的对接。加强与经济区及辐射区各市区间的合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科技人才、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三是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规划》确定的优惠政策机遇,与关中各市区联合争取国家财税、土地、投资等相关政策的支持,尽快形成发展优势。四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民生领域、要素市场体系、国有企业和农村等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杨映芳代表说,2009年,市政府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显著的成绩。报告贯穿了调结构、强基础、扩内需、促和谐的主线。只要我们能够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省委“1135”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机遇,天水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建议: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环境,高度重视项目的推介、宣传工作;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吸引、留住更多的项目;三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学习、生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