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中共天水市秦州区委副书记、秦州区区长 周伟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难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秦州区作为天水市的中心城区,城市工作量大,农村工作面宽,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发挥好区域优势,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已成为事关全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紧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良好机遇,重点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上求突破,就是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就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基本制度、统筹城乡发展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好城区、经营好城郊、发展好农村、服务好城市,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心在农村,责任在政府,动力在改革,关键在创新。就是要紧抓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的机遇,加快农村发展,稳步推进城市建设,切实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秦南河坡改梯整治工程、长治八期、藉河示范区二期工程为重点,加强流域综合治理;以坡耕地改造和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重点抓好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区乡道路养护和路产路权管理,逐步形成与主干线公路网络相协调、等级结构配套合理、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三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重点,以“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创建活动为契机,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状况,逐步推动实现农村城市化进程。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经济社会实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这就必须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坚持三个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发展新型工业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尊重群众意愿的关系,处理好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的关系,处理好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坚持把统筹考虑与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以人为本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一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进步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巩固提升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传统主导产业,在中梁、太京、藉口等地建设一批以苹果、核桃、大樱桃为主的果品生产基地,在藉河川道区、南河流域、西汉水流域和城郊浅山干旱区建设精细蔬菜生产基地,在秦岭、牡丹、汪川等地壮大以中药材、甜玉米为主的新型特色产业基地,坚持实施全市“13111”草畜富民工程,加强畜牧科技生态示范园、优质畜牧、优质家禽生产基地和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二要着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紧贴农业大区的实际,以市列“10强50户”及区列“123”工程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规模养殖、畜产品加工、果蔬加工、食用菌生产等优势项目,建设一批有实力、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三要积极发展劳务产业,围绕“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由“临时性向稳定性、短期型向长期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就业型向创业型”的四个转变。

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增强自主创业信心。城乡统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过城区给予农村资金、人才倾斜等简单做法支持农村加快发展,而是要通过加大城乡资源整合和对接力度,充分发挥城乡两方面优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拓宽发展空间。一要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结合机制,逐步形成职能明确、设置合理、布局优化、运转协调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要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资连锁农家店、超市、配送中心等农村现代物流业,推进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流通网络发展,形成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建成一批特色显明、集散功能强、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三要加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受益”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秦州农业信息港的作用,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全方位为农民增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问题,而是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内部和谐。一要大力发展城乡文化教育事业。加大对困难学生的救助帮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围绕培育“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文化之乡”,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场所,营造健康的农村文化环境,提升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要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好秦州区首保超龄养老保办法,加强社会福利和医疗救助事业,加快发展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落实好国家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减缓社会就业压力。三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培育发展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四要塑造农村文明新风尚,广泛开展农村普法和政策宣传,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施道德建设工程,强化农民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者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要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强化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队伍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妥善处理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营造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