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用爱心汇聚的涓涓细流,滋润着陇南饱受创伤的土地,陇南大地上一幢幢从废墟上崛起的新居,像无字的丰碑,书写着深圳人的大爱,也激励着陇南人民自立自强、重建家园。
陇南全区灾后重建点达1318个。在社会各界大力援建的同时,陇南灾区群众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迅速走出地震阴霾,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用自己的双手奋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海拔2300多米的马营乡马营村是武都海拔最高的村庄。重建开始后,马营村不等不靠,采取政府帮一点、自己拿一点、亲戚朋友借一点、银行贷一点的办法筹措重建资金。村委会把全村青壮年劳力组织起来,集中培训,集中使用技术力量,互帮互助赶工期,统一标准保质量,终于在封冻前,全村66户人家整体搬进了红砖到顶的新房。
今年三四月份,在春寒料峭之时,我又重访了陇南灾区。车一进入陇南地界,到处是热火朝天的重建场景:运输砖瓦的车辆来往穿梭,建筑用材整齐堆放在路的两旁,大大小小的砖瓦水泥厂繁忙生产,村民搬迁的喜庆鞭炮不绝于耳。来到胡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昔日残垣断壁的废墟代之以一排排崭新楼房,曾经伤心流泪的山谷传来的是村民们爽朗的笑声。一幢幢新居升起袅袅的炊烟,一副副火红的对联诉说着党和政府的恩情。去年就熟识的村长拉着我的手,感慨地说:“做梦都想不到大灾之后能这么快住进这么好的新房,真是托了共产党的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场旷世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对灾难,所表现出的不为困难所惧、自强不息的精神,令高山仰慕,所迸发出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气概,令世界动容。多难兴邦,相信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引领下,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