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南市委书记王玺玉(左三)在深圳援建的武都区城关中学建设工地考察。栾静 摄 )
【本报讯】(深圳报业集团驻甘肃记者 曾文经 唐光明)3月30日,新任陇南市委书记王玺玉接受了深圳报业集团记者采访,这是他2月上任陇南市委书记以来首次接受媒体专访。
今年2月11日,王玺玉就任陇南市委书记。2月13日、14日,王玺玉就来到深圳援建项目工地文县尖山乡宋坝新村、文县二中和碧口小学,看望慰问深圳援建人员。此后他又多次来到深圳援建点,研究和指导对口支援工作。
王玺玉指出,陇南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一是灾后重建的机遇,国家、甘肃省以及有关方面对包括陇南在内的地震灾区提供了大量的重建项目、资金,这是陇南最大机遇。二是中央拉动内需的政策,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西部困难地区是投资重点。三是深圳援建。这些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陇南要紧紧抓住这些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夯实交通、农田水利、电力等基础,立足比较优势壮大农产品种植加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等特色产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商贸流通和教育卫生事业,增加城乡群众收入。他表示,制约陇南经济发展的瓶颈是交通,但陇南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高水平的立体交通网络,三条高速公路(武都-文县罐子沟高速、武都-岷县高速,武都-成县-天水高速)、两条铁路(兰渝铁路、成都-九寨沟-哈达铺铁路)和一个机场的兴建,将使陇南的交通设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深圳的援建工作,王玺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深圳援建带来了灾区人民最盼望、最急需的巨额资金和物资,为陇南的灾后重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陇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深圳援建的项目规划科学,施工严格,管理规范,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为陇南的灾后重建发挥了示范作用。教育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然而,由于财力所限,陇南教育卫生事业长期是发展“短腿”。深圳援建的学校、医院等,大大改变陇南教育卫生事业长期落后的状况。深圳市的领导带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多次深入灾区考察灾情,制订方案,指导灾后重建工作,使陇南人民深受感动,为陇南干部做出了榜样。深圳援建人员能力很强,效率很高,工作质量很好,他们不畏艰难,用心、用情、用聪明才智支援灾区,他们带来先进的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及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对于陇南来说是一笔影响深远的财富。
关于陇南与深圳未来的合作,王玺玉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深圳市长许宗衡站得高、看得远,援建工作重点抓得很准,措施很实,在他们的领导下,陇南与深圳未来的合作将不断结出新硕果。就具体的合作项目,王玺玉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深圳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将一些适宜陇南经济发展水平的项目转移过来,以增强陇南的“造血”功能。二是希望深圳发挥智力优势,帮助陇南搞好规划,培训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三是希望拓展陇南的特色产品在深圳的市场空间。四是加强双方文化合作,帮助陇南挖掘、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王玺玉指出,深圳与陇南的长期合作,对于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探索“先富帮助后富”的路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