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写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2009-5-11 7:29:13)  来源:甘肃日报 > 一版  打印本页

伟大的胜利 英雄的史诗

——写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一)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一年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8.0级强烈地震,短短80秒。

  山崩地陷,江河呜咽。

  那一刻,举国哀痛。

  一座座城镇轰然倒塌,一个个村庄突然消失,一个个生命旋即被推到生死边缘。

  陇之南,山清水秀的陇之南,顷刻之间,布满哀伤。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这场21世纪发生的毁坏性灾害震惊了世界。全世界关切的目光投向中国,投向四川,也投向陇南。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伟大的中国人民!任何困难都压不垮坚强的陇原儿女!

  灾区人民在灾难中挺立起不屈的脊梁,勇敢地迈出坚定的脚步,走出悲痛,迎接新生。

  我们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一步步走向胜利。

  我们以坚忍不拔的甘肃精神,谱写英雄的史诗。

  (二)初夏的陇南,宛若江南。米仓高楼,两山挺立;嘉陵白龙,双水奔流。青山绿水,花开遍野。

  短短的一年,灾区人民脚步从容,信心坚定,勇敢进取,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抚平心灵的创伤,在新居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是英雄的人民创造的奇迹,这是伟大的精神书写的真实。

  宋坝村、联丰村、豆坪村,曾经的累累伤痕、断壁残垣,悄然不见;眼前整齐排列的新房,融入山水画卷。这不是经世未变的土坯屋,这是坚固结实的抗震房。短短一年间,10多万户农家搬进新居,数十万个家庭重获希望。

  兰渝铁路、武罐高速、国省干线,使青泥盘盘、蜀道之难,发生改变。这不是今天修、明天垮的盘山道路,这是联通陇南、穿越大山的现代交通。短短一年间,山塞路绝处唱响“高速陇南”。

  铅锌冶炼、水泥建材、特色产业,在灭顶之灾后恢复生产、异军突起。这不是简单的平稳发展,这是初步调整结构的新进展,这是正在建设的工业经济新体系。短短一年间,十万大军挺进陇南,两千项目遍地开花。

  艰难的陇南,以陇南的新生为起点。

  历史的灾难,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三)大灾如大考。今天,灾难之后的答卷,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书写着英雄人民的自强不息,这里书写着党和政府的无限关爱,这里书写着甘肃精神的锤炼升华。

  山摇地动,房倒屋塌,鲜活的生命,突然消失;山体滑坡,道路阻塞,通讯中断,饮食无着,人间的幸福,顷刻化作尘烟。

  “地震可以摧毁家园,但震不垮我们的信心!”这是铮铮誓言,更是无穷力量。

  英雄少年童世强站出来了,武装干部田宇冲在前面……抢救生命、抢修道路、抢收粮食,灾区人民不等不靠,奋起自救。大震之后的废墟上,遍地英雄挺起不屈的脊梁。

  基层组织快速行动,灾区各级党政部门同心协力,十万名干部奔赴一线。他们是急先锋,他们是主心骨,他们是震而不倒的精神支柱。帐篷搭起来了,医院搭起来了,学校搭起来了,伤痕累累的大地上,又见袅袅炊烟,再闻琅琅书声。

  抢收小麦、播种水稻,搭建过渡安置房,充满伤痛的陇之南,又以百倍的信心,重建家园。规划科学,选址科学,建设科学,昔日贫穷落后的大山深处,时时以科学为主;依据民俗,听取民意,请民监督,今天浴火重生的陇南山水,处处以民生为本。

  砖石里砌着干部群众的汗水,栋梁中铸进英雄儿女的精神。他们用双手开启伟大的新生。

  这里充满众志成城的坚强。

  这里迸发一往无前的力量。

  (四)惠风和畅,陇原之南,温润如新。山川草木用自己的容颜铭记季节的变换,灾区群众用心铭记深切的关怀。

  2008年6月1日,伤痕累累的陇南迎来了六一儿童节。系着红领巾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姜家山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向英雄的老师行队礼。这一幕场景,已化作孩子们永恒的记忆。

  2008年6月21日,困难重重的豆坪村,拉开灾后重建的序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进豆江红家的简易厨房,坐在小板凳上,吃着洋芋,拉着家常。这一刻感动,让纯朴的农家妇女热泪盈眶。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一定会千方百计把大家的生活安排好,将来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要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举全省之力支援灾区,但开辟新的生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的话语,坚定的语气,鼓舞人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一年来,英雄的陇原儿女,将党中央、国务院的深情关怀,化作超越灾难、战胜痛苦、迎接新生的力量。

  今天,我们注目陇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今天,我们放眼陇原,连绵的山川和谐美好。

  (五)愿灾难远去,愿温暖常驻。去年,5月12日14时28分,强震发生;15时50分,省地震局工作队赶赴陇南、甘南灾区;12日晚,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立;13日晨,省委主要领导赶赴灾区;5月30日,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

  时间急如鼓点,脚步快如疾风。迅速反应、果断决策、高效运转,省委、省政府从容应对考验与挑战。

  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仅仅20天,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把温暖放大到最大,短短一年间,明媚阳光映照每一张笑脸。

  我们不会忘记被称之为“孤岛”的范坝,因为那里有一部灾难中的特别电话。在那部弥足珍贵的电话里,范坝人听到了希望。这是陇南人民树立信心的希望,这是灾难围困中振奋精神的希望。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熟悉的身影。一年来,省上领导,几十次深入地震灾区,跑遍了所有的重灾区。亲切的问候,有力的握手,果断的决策,连续十多天行走而不停歇的脚步,让灾难深处的人们充满战胜困难的信心,获取奋起前进的力量。

  我们满怀感动,我们用心铭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党政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党政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守一线,从抢险救灾到灾情评估,从科学规划到全面重建,他们的心血与汗水已经换来阶段性胜利。

  大地塌陷,是坚强的臂膀撑起一片天空。

  新屋耸立,是坚定的信念化作钢筋铁骨。

  (六)千山万水相隔,唯有大爱无间。“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灾难发生时,部队吹响了“集结号”。在109隧道烈焰喷涌的现场,在高楼山山石飞落的路段,在豆坪村烈日炙烤的废墟上,在无数的艰难险阻面前,人民子弟兵打赢一个又一个硬仗。他们是抗震救灾的主力军,他们是攻艰克难的排头兵,他们是灾区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不能握紧你,也要温暖你”———大灾面前爱心涌动。爱是自愿交纳的特殊党费,爱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厉行节约,爱是长长的献血队伍,爱是一场场大型赈灾义演,爱是一张张带着体温的钞票,爱是一批批带着牵挂的物资,爱是志愿者以身赴险的无私奉献,爱是全国人民和衷共济的深情讴歌。

  “驰援千里之外,鏖战陇原之上”———甘肃,深圳,一场灾难,把遥远的西北与东南两地紧密相连。在陇南,一片片崭新的村落,一座座耸立的校舍,展示着“深圳速度”;一处处工地,一间间教室,散发着“南国温暖”。

  巴基斯坦医疗队来了,印度尼西亚医疗队来了,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医疗援助,更多的是国际主义精神的支持,是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大爱是天涯海角的桥梁。

  大爱是生生不息的力量。  

  (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如果,我们把遭逢地震灾难的一年,看作生命的一季,那么从废墟到新生的大地上,我们收获的就是无比珍贵的精神食粮。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步调一致,是全国人民血脉相通、心手相连。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抗震救灾中,最令人感佩的是灾区人民、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勇气。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中,最能凝聚人心的是党和政府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最值得称道的是把科学精神贯穿于抗震救灾的每一个环节。

  这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坚强不屈的中国力量。

  我们的灾难是祖国灾难的一部分,我们的精神是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组成。

  短短一年,中华民族在大难面前的表现令世界动容。短短一年,陇原儿女在大灾面前的坚强令世人钦佩。

  灾难正离我们远去,胜利已向我们走来。多难兴邦,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我们以灾难为支点,凝聚不朽的力量。

  我们以胜利为起点,升腾不灭的希望。

  (八)时光从不停留,太阳照常升起。2009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一次摆在英雄人民的面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灾后重建的任务异常繁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叠加在一起,使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

  大地震带来的灾难没有难倒我们,同样,金融危机也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正秉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化危机为机遇,通过一番经济大调整,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昨天,我们创造了奇迹;今天,我们正在创造奇迹。英雄的陇原儿女,高扬甘肃精神,超越困难,奋勇前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伟大祖国的60华诞。

  我们从胜利走向辉煌。

  我们以辉煌续写史诗。


相 关 新 闻

·“5·12”记忆(组图)·央视5·12晚会名嘴主持齐聚 赵忠祥将“出山”(图)
·成龙宋祖英领衔5.12灾区慰问演出 阵容超春晚

最 新 图 片
省委召开视频会议 坚决治理拉票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甘肃出现沙尘暴天气 敦煌最小能见度仅二十米(图) 甘肃遭遇今年首次区域性沙尘暴(组图) 甘肃万名学生争抢新疆建设兵团就业岗位(组图) 又是一度春光好 甘肃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图) 深圳为陇南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图)

 甘肃新闻
·写在“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
·徐守盛主持召开甘肃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
·为了人民的利益——甘肃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综述
·社会各界援助甘肃省地震灾区重建纪实
·感天动地的壮歌——记陇南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
·中央督查组在甘肃督查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中央巡回检查组在嘉峪关检查指导工作 
·甘肃对拟提拔任职及平职转要职的48人进行公示
·酒泉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纪实
·省政府下发相关文件 允许摊贩节假日上街摆摊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陆浩主持
·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年内开工 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天线——访在外地发展的甘肃籍商人
·陆浩 徐守盛会见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朱永
 文化历史
·揭秘:毛泽东应对蒋介石阴谋采取的非常措施(图)
·中统里的中共特工:鲍君甫卧底上海滩屡建奇功
·毛泽东题词“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由来(图)
·余则成原型?军统上海站长余某曾主动投诚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90年代上海(组图)
·蒋介石在情报上不是共产党对手(图)
·刘文彩家族《百罪图》:全是后人加工炮制(组图)
·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抗战之魂张自忠
·1954年赫鲁晓夫为得到中国支持增加对华援助
·揭开1949年刘少奇三人团秘密访苏内幕
·外交人生:我曾给李鹏总理当了10年秘书(图)
·1957的高官当众大骂新闻记者事件(图)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军统”及“中统”
·档案揭中共特工潜伏秘事:蒋介石贴身卧底仍健在(图)
·康生是如何迎合毛泽东的(组图)
 博 客
·解放军在三城连创中
·汶川大地震失去孩子的母亲们
·常春藤:团结拼搏赛龙舟
·汶川,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
·孟宪宏摄影—市花争艳(月季)
·佟家宝:碧波斩浪(晚霞湖)
·佟家宝的个人空间:摄友
·“晚霞湖”,真叫人难以忘记啊
 播 客

·天上人间——天之水
·白歆惠薄纱短裙现身
·春晚魔术露陷一幕
·赵本山隆重登场《不差钱》
·纵贯线经典老歌串烧(视频)
·成龙陈奕迅谭晶献唱《站起来》
·周杰伦宋祖英与神秘男孩合唱
·现代舞蹈《蝶恋花》 (视频)
 娱 乐

·周家蔚坚拒婚前性行为 提到洪天明即封嘴(图)
·李湘穿吊带睡裙 早年床上写真曝光(组图)
·王菲穿粉衣化淡妆密会高僧 发现被拍尴尬露笑(图)
·王菲素雅白裙双手合十似圣女 主动申请唱心经(图)
·李瑞英:播《新闻联播》可能因一次口误就下岗
·童颜靓女瑶瑶入选《男人帮》百大性感美女(图)
·巩新亮长裙“盛放” 妩媚亮相百合奖红毯(图)
·温岚代言内衣销售长红 获力捧八位数续约(组图)
·赵硕之海滩当众解衣裸晒 身上不见赘肉(组图)
·王菲秘密抵达西安 将在法门寺献唱佛教音乐(图)

 社 会
·公安部长批示罗彩霞事件 湖南纪委成立调查组
·假“罗彩霞”毕业证书被注销 父母被警方控制
·“汗血宝马”亮相新疆 毛色金黄四蹄雪白(组图)
·成都宝马男殴打交警续:为留学海归 现已被刑拘
·男子拍性爱视频敲诈女网友被警方抓获
·四川宜宾国税分局局长花6000元嫖宿幼女被拘
·文怀沙回应质疑:感谢帮我摘掉大师帽子
·31对中国新人法国举办集体婚礼 市长主婚(图)
·东莞男子盗割电缆被追 其妻跳楼“救”夫(组图)
·大陆鉴赏家在台闹乌龙 把厕所复制品当真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