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宝安区福永镇万福广场,如果你来几句甘州话,立马就会有同乡用家乡话与你攀谈,让你置身异地却有了在家的感觉。这绝不是天方夜谈,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甘州区劳务工作办公室最新统计,该区在深圳的务工青年已达5000多人,仅福永镇就有3000多名甘州儿女异地创业。
大满镇紫家寨二社的女孩马琴牞去年9月到深圳务工,刚半年时间已看不出她是从农村出来的女孩。今年三月中旬,当劳务办工作人员在万福广场同挂职干部交流工作时,这个女孩主动上前搭话。“你们是张掖来的吧,一听你们的口音就知道了。”当了解到我们是区政府派来安置务工人员时,她说“我是在宝安区沙井镇中宇元一数码科技公司(港资)上班,每月最高收入1500多元,已给家里寄来2000多元钱了,就是吃米饭不太习惯,但厂门口有西北餐馆,以前在新疆昌吉一家酒店打过工,来深圳半年,感觉这比西北好,收入也高。”
去年以来,为了迅速实现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跳跃,变外出务工为务工创业,甘州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富余劳动力的输出方向定位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以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培养人才、锻炼队伍为目标,把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引向东南沿海,在发达地区广植“铁杆庄稼”,提升劳务产业的档次和品位。党寨镇陈家墩村四社女青年贺小琴,2005年11月由镇政府组织到深圳宝安区新日东厂做了质检员,吃住除外月工资在1300元以上,同村的赵娟、赵婷等10多名青年得知她在深圳的情况后,也加入到镇政府组织的打工队伍中,踏上了赴深圳的创业之路。沿沟村二社的小两口张河、赵芳,2005年11月分别在新日东厂和喜高厂务工,两个月时间小两口就收入5000多元,他们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积极引导亲朋好友到深圳务工,在他们的带动下,党寨镇已有50多对夫妻结伴外出务工。陈家墩村七社的女青年石霞,在赴深圳务工之前接受了短期微机技能培训,到新日东厂后,经过几次考试,她被选拔到厂办公室工作,吃住除外月薪达1400元以上,成为有一技之长务工青年的佼佼者,她说“只要学会技术,觉得工作还是很轻松的,收入也很可观。”大满镇黑城村二社的男青年牛巍,在深圳宝安区一家印刷厂干了8个多月后,又到圣象地板公司工作,因工作认真调到了压板车间,学了一个多月电脑操作,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现已从普工调到技术操作工,除吃住外月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上寨村青年王英踊跃报名加入了赴深圳务工的队伍,由于她踏实肯干,成绩突出,现已被提升为深圳新赛斯厂拉长协管,月薪达1780元。听到这个消息,同村60多名青年积极报名,赴深圳务工。目前,仅大满、党寨两个乡镇在深圳的务工队伍就达2600多人。今年上半年,张掖市人大副主任谈树德、副市长张平等领导同志曾分别到深圳进行劳务调研,看到如此众多的甘州青年在异地他乡务工创业,他们感到非常喜悦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