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天水 墨问陇山
张文选
秦岭横亘,陇山北来。滔滔渭水沉淀了陇右千年风物,与其支流葫芦河、牛头河,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沿秦岭和陇山而下,交汇于天水,流向关中。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秦岭北麓,麦积山大景区内,石门峭石千仞、古木参天、流泉清幽,被誉为甘肃“小黄山”,石门夜月也是古秦州八景之一。
石门以西五六里,山环水抱之间石门村清雅秀丽,“陇山堂”绝尘而立,笑对陇山。登上陇山堂的露台,看四周青山叠翠,白云飘飘,如同一幅青绿山水,山风拂面,清爽怡人,坐享特色美食,静看云卷云舒,如临人间仙境。

孙剑作品《陇山秋霁》
陇山堂因天水籍画家孙剑别号而得名。孙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文联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孙剑传统功底深厚,其山水画依托陇右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陇山陇水质朴清丽形象,作品大气浑厚、生机盎然,体现了自然美、形式美、意境美和自然美。

孙剑作品《陇山雪霁》
早年,孙剑钟情于陇山,执着于书画,深耕不辍,一路拼搏,尽情在笔端泼洒陇山情怀,逐步在山水画界享有盛誉,成就不斐。在北京工作的二十多年,孙剑一直情系家乡天水,念念不忘这块历史文化传承久远、给自己创作灵感的地方。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最终结庐在石门村陇山堂,给自己的心灵和书画艺术找到了理想之地。于是,孙剑在全国的书画界朋友们也不断造访陇山堂,广州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林业文联美术家协会、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多家专业院校都在陇山堂建立了写生基地,加强了艺术交流,吸引了热爱陇山陇水的一批艺术家,在书画界形成了陇山画派,通过艺术呈现了深厚的陇右文化和天水的自然风光。

孙剑作品《陇山盛景》
夏天的清晨,在山岚与雾气缥缈之间,陇山堂清新脱俗,当露珠坠入宣纸,麦积山、仙人崖、石门、卦台山、南郭寺、玉泉观等各具形态的人文景观便浮现在孙剑的眼前,他豪情满怀,泼墨酣畅,笔锋掠过纸面,水墨里的苍苍陇山便于窗外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自然的神韵和画的意境便完美结合。
陇山之右,秦岭之北,陇右地处中国版图中心,往东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西进则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文化意义。这里人文荟萃,历史名人众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过丝绸之路的盛况和陇右地区的繁荣,他说“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
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结合部的陇右,山体雄浑险峻,自然风光多样,是山水画创作的源泉。尤其是天水拥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文化,在八千年的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这里横跨黄河长江流域,气候适宜,植被茂密,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素有陇上林泉之冠之美誉,无论文化的厚重,还是自然的天赋异禀,都是陇山画派无穷无尽的资源。
相信有孙剑对家乡山水的挚爱,有众多艺术家加入陇山画派,陇山堂会成为一座艺术的殿堂,陇山画派必然不断发扬光大,画中的天水一定会更美,而且将走进更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