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康养双驱共振 千年岐黄焕发新彩
——甘谷县中医康养文化交流活动构筑健康惠民新图景

新甘谷讯【记者郭金龙】在陇原大地暮春初夏之际,甘谷县以一场贯通古今、融汇文旅的中医康养文化盛宴,书写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时代答卷。4月25日至5月6日,甘谷县中医医院以“弘扬中医文化,赋能健康生活”为主题,依托大像山文化旅游资源,成功举办中医康养文化交流系列活动,通过“名医坐诊+沉浸体验+多维宣教+文旅融合”四维创新模式,让千年中医药文化焕发现代活力,为县域康养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名医汇聚惠民生,中医服务零距离
活动期间,设大像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和中医医院两个主阵地,60余位国家级、省级中医专家组成“国医天团”,涵盖针灸推拿、儿科、骨伤科等12个专科领域,开展为期15天的接力式义诊服务。专家团队累计接诊患者超3000人次,开具个性化诊疗方案2800余份,将“把脉问诊+健康指导”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特色诊疗体验馆创新推出“中医外治体验套餐”,针灸、拔罐、小儿推拿等10余项传统疗法与现代理疗设备形成互补,吸引2500余名群众深度体验。在古色古香的诊疗环境中,患者张先生感慨:“原本以为中医慢,没想到一次手法治疗就缓解了多年腰疾,真是‘简、便、验、廉’的活教材。”

二、多维宣教润民心,治未病理念入人心
活动构建“三维立体”科普体系:线下4场养生讲堂深度解析心理健康与慢病管理,线上通过直播平台开设“中医小课堂”专栏,累计吸引近万人次观看互动。大像山公园每日早上的“八段锦”展演,将养生功法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中医药文化实物载体创新升级,2万杯定制代茶饮、3500册健康手册、2800柄药膳折扇构建起“可带走的中医文化”。
“这种‘药食同源’的代茶饮既好喝又养生,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养生操蕴含了博大的中华文化内涵,很长知识。”市民李女士展示着宣传册,言语间透着对中医文化的全新认知。

三、文旅康养巧融合,产业振兴探新路
活动开创性设计“中医药+文旅”体验活动线,将大像山石窟、姜维纪念馆等文化地标转化为康养场景。其中“中药探源研学游”串联30处道地药材观赏点,“康养文化体验游”开发药膳制作、香囊等互动项目,带动景区客流环。
“这种‘游中学、学中养’的模式,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这场活动预计可以有效带动药农对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有效扩大种植面积,初步形成“文化传播+产业升级+经济增效”的良性循环。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此次中医康养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起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优质平台,更探索出“文旅+康养”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未来,甘谷县将持续深化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创新活动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康养产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千年岐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不仅让千年中医药文化绽放时代光芒,更开辟出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甘谷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着鲜活的县域实践。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