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张家川2011》系列报道之十五
大招商助推大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认真贯彻全省“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和全市“1135”的区域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招商方式,吸引了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张家川,做好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使项目真正落地、开花、结果。全年新签约项目19项,总投资40.86亿元,拟引资40.86亿元,新签约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9项,过亿元项目7项,实际到位资金7.221亿元,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领导重视招商引资结硕果。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一把手工程”,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县委书记刘长江,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等四大组织主要领导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投入巨大精力,亲自参与、指导一些重大的“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为招商引资活动取得扎实成效提供了决定性保证。县委、县政府极参与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招商项目包保责任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签约和实施。多次组团赴兰州、平凉,陕西、宁夏、新疆、四川、重庆、青海、浙江、北京、河南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使草食畜牧业、矿产业、民族加工业、商贸旅游业等四大特色产业包装项目库收录项目已由原来的32个增加到50个。借助“西交会”、“西洽会”“兰洽会”“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等平台,积极开展“请进来”招商活动,富有成效地围绕60周年县庆和“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开展了多次规模较大的专题招商活动,引来江苏雨润集团、中国国电集团、大唐电力、太极集团、重庆祥瑞集团、洛钢集团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来张家川专题考察。

改善软环境推进招商引资大跨越。全县干群一心,转变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切实改善投资软硬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适时修改完善了《张家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时编辑出版了《投资张家川》,为项目的引进创造方便条件。全县各部门,以经济发展大局为重,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致力于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为投资者做了许多好事和实事,体现了全县一盘棋的团结协作意识,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综合竞争力。
依托优惠政策做大平台促招商。今年,张家川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抢抓发展机遇,依托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平台建设,使一大批项目相继签约或开工建设,为张家川经济发展铆足了后劲。张家川县全面坚持 “举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谐县”的基本思路,积极实施“依托天水、连接平凉、融入关中、特色领先、乘势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抢抓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扶47条、《省政府研究支持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及《天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机遇, 做大自治县60周年县庆平台,进一步论证、争项目,抓招商。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相继签约并开工建设。马鹿乡后沟非金属矿开发项目2000万元投资;50万吨铁铜精粉精选技改项目6950万元投资;羲皇阿胶生产线改扩建项目4695万元投资;伊康面粉加工项目500万元投资;恭门镇采石场项目500万元投资;肉牛产业化基地及循环经济建设项目1440万元投资;宏昇新月城小区建设项目8769万元投资;张川镇社区市场建设项目480万元投资;家具市场建设项目800万元投资;面粉深加工项目1450万元投资;年产500吨清真明胶生产线建设项目1550万元投资……特别是50万吨铁铜精粉精选项目、羲皇阿胶生产线改扩建项目、500吨清真明胶生产线建设项目、肉牛产业化基地及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民族服饰加工项目等5项产业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重点的重点项目,必将促进张家川工业经济的大发展。

大招商助推大发展。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张家川项目建设风起云涌,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1-10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9610万元,同比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5210万元,同比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650万元,同比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5750万元,同比增长19.5%。
激浪千重,正当其时。随着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在阿阳大地的生根发芽,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