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为迎接盛会,营造舆论氛围,即日起推出【喜迎党的十八大】秦州专栏,全面展示和谐秦州风采,弘扬团结奋斗精神,鼓舞率先跨越干劲,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现刊发系列报道之十七《打造首善之区——秦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
打造首善之区
——秦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秦州区外宣办 彭高峰)秦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一座开放开发的文明新城;以“羲皇故里”而闻名,以“陇上江南”而著称。这里,到处充满着奋发向上的青春活力,处处涌动着率先跨越发展的滚滚春潮。
今年以来,该区按照“率先跨越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总体要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围绕既定目标,狠抓任务落实,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91.25亿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65.14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899.16元,同比增长19.66%。

项目带动,新引擎激发新活力。坚持把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进一步完善项目制度,强化责任机制,全区组织申报各类项目50项,总投资47.37亿元;实施在建招商引资项目46个,总投资76.36亿元,引进到位资金18.536亿元;在配合实施好市列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确定区列重点建设项目46个,已开工建设34个,二十四节气生态公园、天河注水广场等项目顺利推进。

工业主导,新动力驱动新速度。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按照“突出一个振兴,建设三大园区,发展五大集群,壮大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工业总量明显增加,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拉动效应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51亿元,增长17.2%;加大对市列“10强50户”和区列“123”工程等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把园区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战略高地,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园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和支撑区域工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级。

产业拉动,新举措带来新成效。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天水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品牌,立足藉河、西汉水、白家河流域,做强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产业,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等片带开发稳步推进,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扶贫攻坚稳步推进,积极争取将秦州区纳入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规划,争取到第一批财政扶贫项目资金1022万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完成37.7亿元,增长15.1%。加大旅游产业开发,着力打造以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等为核心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接待国内外游客49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3亿元,同比增长29.3%。

城乡一体,新建设展现新面貌。强力推进城市开发建设,组织实施城市建设项目6大类29个,概算总投资106.81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6.36亿元。着力加快城市西移扩区步伐,中国•二十四节气生态公园、天河注水广场和山水嘉园1号斜拉式景观大桥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完成了民主路、建设路、龙城广场、中华东西路等城区主次干道的路灯改造工程,景区景点建设及名城保护进展顺利。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民生为先,新政策构建新生活。坚持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城乡群众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开发公益性岗位2121个,城镇新增就业14205人;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4.4万人;加强城乡低保工作,积极落实低保提标政策;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有序推进;新农合为12469人补偿医药费用2372.79万元;山水嘉园保障性住房顺利竣工,山水新城、锦绣苑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山水花园项目启动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