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峰集团——非公企业党建的创新样本

天水市委书记马世忠在昊峰集团调研。
核心提示
在非公经济领域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促进非公经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探索。
近年来,非公企业党建“甘肃模式”的影响与日俱增,正在逐步走向全国。而天水昊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公企业党建的创新样本。昊峰集团务实创新抓党建,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党建之路。
王碎想李旭茂
从投资数10万元的一家小公司,到坐拥上百亿元资产的民企“航母”,昊峰集团仅用了短短16年。
这16年,是昊峰集团快速发展的16年,也是他们艰苦卓绝挑战重重困难的16年。
16年来,面对起步阶段的资源匮乏,面对金融危机的风霜雪剑,面对市场大潮的风起云涌,昊峰集团始终坚持“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福祉、为社会作贡献”的理念,自觉将党建融入企业发展的血液里,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的发展优势,把信仰的强大力量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不仅使企业获得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也让飘扬在这里的党旗更红更艳更具魅力和价值。
今天,走进天水昊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寻访它的成功之路,我们发现,信仰的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昊峰集团务实创新抓党建,满腔热血树党旗,成功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统一双赢,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党建之路。
发展科学化:建功立业的动力源泉
发展靠什么?是什么在不断修正企业发展的坐标?是什么把人心凝聚到发展之上?是什么把精气神聚起来?昊峰集团的回答是,信仰的力量。
昊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俊峰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昊峰集团创业的成功,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心和大家的帮助。”
其实,正是信仰的力量焕发了程俊峰创业的激情。那是1995年,程俊峰大学毕业,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本来可以到国家机关去谋一份铁饭碗。然而,别具慧眼的程俊峰看到,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裂变。改革、开放、发展、前行,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巨变无声。
这一切,在程俊峰的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程俊峰坚定地相信,强国富民的好政策,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每个有志青年创造了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机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风起云涌的发展浪潮,程俊峰背负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踏上挑战自我,自主创业之路,开始了人生的关键一搏。
没有资金就到处借贷,没有场地就四处寻找,一切从零开始。凭借着党的好政策,凭借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程俊峰创办了天水昊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从服务业和小商品批发做起,使公司克服重重困难,步步为营,渐入佳境。经过几年的顽强拼搏,公司不仅还清了借款,还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程俊峰吃尽了苦头,尝尽了辛酸,也增加了见识,增长了才干。他敏锐地了解到,张家川县蕴藏着丰富的铁矿、铜矿资源,由于观念、人才、资金等原因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利用,小规模的开采和落后的工艺设备使资源流失和严重浪费,难以获得规模效益。2002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程俊峰创建了张家川鑫达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这是昊峰公司拓展业务的第一个子公司,程俊峰也迈出了二次创业的新路子。在开发铁矿、铜矿的过程中,由于运作合理、经营得法,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和回报,也为当地政府开辟了新的税源。仅张家川鑫达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上缴的税金就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
2005年初,程俊峰得知,原有的省属国有张家川钢铁厂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企业停产多年,濒临倒闭,正在进行企业改制。昊峰公司不失时机地参与竞争,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张钢的改制权,重新组建了张家川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昊峰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实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程俊峰的视野更加广阔,创业的雄心更加强烈。天河酒业清水酒厂、天水酒厂、西科电器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管理不善、惨淡经营,2006年前后,昊峰公司先后注入资金2.67亿元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实现了企业改制扩建,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这些企业逐步走出困境,焕发了生机和活力。2007年,昊峰公司又果断决策,投资1.6亿元,新建生产经营大型优质包装彩印业务的甘肃泰达印务发展有限公司,在秦安县正式签约并进入实施……
有人说,程俊峰就是一个永不止步的攀登者,向着事业的高峰,不遗余力,奋力攀行。几年下来,昊峰公司先后成立了16家子公司。2011年6月,程俊峰组建甘肃省天水昊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就在今年10月,昊峰集团又成功收购了甘肃省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昊峰集团多元化升级和转型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改造、资源整合、战略扩张,从一元独大,到多极发展,经过十几年拼搏奋斗,昊峰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以采(选)矿为主,集电子研发、酒类酿造、包装印务、车辆检测、小额贷款公司、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医药开发等多行业、多领域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形成了结构合理、产业互补、各具特色的经营格局。目前,昊峰集团总资产达到116亿元,职工5200多人,连续多年被省政府评为甘肃私营企业100强。现在,昊峰集团生产基地已经横跨甘肃、青海、四川等省,业务扩大到重庆、广东、浙江、江苏等10多个省区市。
党建规范化: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
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昊峰集团的党建工作也抓得有声有色、可圈可点。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程俊峰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政治核心,坚持把党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确保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把党的宗旨转化为每个员工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拼搏进取的动力。
一个非公有制民营企业为什么对党建工作如此情有独钟?程俊峰认为,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党建工作是企业内敛的魂魄、奔涌的血液,是企业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精气神”。
正是如此,昊峰集团紧跟时代发展,立足实际需要,按照“着眼发展、逐步推进、成熟一个、成立一个”的原则,积极组织发展各级党组织,目前,昊峰集团已组织发展了9个党组织,1个集团党委、2个子公司党委、6个子公司党支部,组织和发展党员210名。
学习,是个人发展和事业兴旺的根本之道,也是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提高战斗力的重要途径。程俊峰说,昊峰集团之所以能够在艰难险阻的市场大潮中克服一个个困难,创造出一个个辉煌业绩,就是得益于昊峰人不断渴求知识,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求知精神和笃行美德。
近年来,昊峰集团党委围绕中心任务,狠抓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和整体素质提升,引领职工积极开展“建学习型企业、做学习型员工”的各项活动。在学习中,昊峰集团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树立党员干部职工学习的模范形象,激发广大员工的学习热情,使得“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的理念在企业根深蒂固。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定期邀请集团公司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党员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培训,分期分批地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去共建单位参观见学,开阔视野。今年5月,昊峰集团还成立了“知行”读书会,一个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昊峰正在向我们走来。
一个重学习的企业,必定也是重人才的企业。昊峰集团坚持“人才强企”战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和“以才养才”的办法,不仅在企业内部不断发现、培养和选用人才,还广开渠道挖掘引进急需的人才。集团与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联姻,聘请专家教授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生产和科研难题。与北京、西安、兰州等一些大专院校合作,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对科研领域急需的专业人才采取“以优厚的待遇和营造拴心留人环境相结合”的办法,面向社会,广纳贤才。同时,集团注重一线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先后选派上百名人员到外地学习深造,他们回到企业后,发挥技术“酵母”作用,使职工的技能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目前,昊峰集团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中,高中级职称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已达168人,还引进博士生12名,硕士生20名。
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是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载体。每年“七一”期间,昊峰集团党委都本着“颂党恩、讲党史、塑党性”的原则,积极筹划“迎七一、颂党恩”主题活动,通过组织新老党员集体宣誓、表彰先进党组织和党员、颂党恩主题演讲比赛、表彰“五好家庭、道德模范、文明班组”、慰问老党员功勋党员等系列活动,使每位党员和职工都受到一次很好的党的教育和理论熏陶。
现代社会,谁拥有企业文化的优势,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尤为难得的是,在企业党建中,昊峰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了“一流企业做文化”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党建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里,有言行得体、举止文明的形象文化,有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执行文化,有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合作伙伴负责的诚信文化,有强健体魄、提升体质的体育文化,有扶危济困、造福一方的社会公益文化……通过企业特色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昊峰集团创新务实抓党建,为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优势,真正做到了企业需要、员工欢迎、党员拥护、组织满意。“党员标兵”“示范岗”“突击手”……一个个党员就像磁石,吸引着昊峰人不断攀登高峰;一个个党组织就像脊梁,支撑起昊峰集团的宏图大业。现在,昊峰集团不论是班子成员,还是普通职工,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创造了企业奇迹般崛起的辉煌业绩。
服务社会化: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
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是独善其身,还是造福一方?程俊峰的回答是,必须超越利润,担当起社会的责任。这是昊峰集团党建工作的又一创新之处,它将企业党建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扩大党建社会效应。
常怀爱民之心,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假话,而是要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昊峰集团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不忘对社会事业的贡献,工会已将慈善事业作为昊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党委书记、董事长程俊峰说:企业慈善是责任的担当,是公益性和社会性的双赢。在他的倡议下,集团董事会决定,每年用200万元以程俊峰和昊峰集团名义进行社会捐助,主要援助修桥铺路和教育事业。近年来,昊峰集团为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兴教助学捐资总额达3600多万元。
捐资助学,发展教育。2004年以来,昊峰集团多次为张家川县捐资累计290万元,改建了胡川小学、陈家庙小学,使这里的学生有了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并为陈家庙村考入大学的在校学生承担了学费。2007年10月,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天水举行“关注西部、放飞天水”公益事业筹资活动,昊峰集团为这次慈善事业奉献了100万元,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2008年,昊峰集团又与天水市二中签订了长期资助教学和对考入大学的贫困生进行捐助的协议,昊峰集团每年出资50万元,与学校联办“昊峰班”,支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此外,程俊峰还以个人名义资助贫困学生,仅甘谷、清水、张家川和麦积等县区就有30多人。
捐资修路,造福百姓。昊峰集团发展到哪里,就努力为哪里的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昊峰集团出资、出力、出设备,无偿为张家川县闫家乡机修高标准梯田140余亩,修通乡村公路10余公里,解决了当地多年来的“行路难”难题;出资为闫家乡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打机井20余口,使500多村民摆脱了“吃水难”的困扰。清水县为了修建一条民众拥护的清(水)社(棠)公路,因苦于资金困难,使此项福民之举迟迟无法完工,昊峰集团得知后立即捐助了100万元,使此公路工程提前竣工通车。张家川县进行旧城区改造建设时,昊峰集团又慷慨解囊,捐助了180万元,使县城区旧貌换新颜。2010年为甘谷县西北部安全饮水工程捐助资金100万元。
心系灾区,大爱无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昊峰集团在迅速组织进行生产自救的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积极向灾区献爱心200多万元,帮助四川汶川和我省文县受灾群众重建家园。2010年,我省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昊峰集团又为舟曲灾区捐款100万元,全体职工个人捐款近3万元。
勇于担当,构建和谐。近年来,昊峰集团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在每一次收购重组企业中,昊峰集团从不把原有职工推向社会,而是合理接纳,近600名职工一个不少地得到妥善安置,还新开辟就业岗位3000多个,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袭来,昊峰集团在天水市企业界第一家向社会公开承诺,一不主动裁员,二对员工不减薪酬,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为构建和谐企业作出了表率。今年以来,昊峰集团响应省委号召,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甘谷县安远镇主动建立帮扶关系,并资助100余万元用于建设一个文化活动中心。
程俊峰和昊峰集团的义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年来,程俊峰被评为天水市“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杰出青年”、“十大青年企业家”、“十佳光彩之星”,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昊峰集团还被甘肃省政府授予“造福后代”的牌匾。
漫漫求索路,昊峰奋然行。在新的起点上,昊峰集团一定会乘长风破万里浪,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伟大事业,继续做出积极的贡献。
致富思源 富而思进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个体实力不断壮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块沃土。
我出生在甘谷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5年大学毕业时,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在各个领域带来了显著变化。我认定,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政策,也为每个有志青年创造了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机会。出于这种认识,我选择了自主创业,创立了昊峰集团,开始了人生的关键一搏。十几年来,昊峰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经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现在的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为天水地区经济建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可以说,我个人创业的成功和昊峰集团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心和大家的帮助。正是如此,昊峰集团在创办初期,我就把“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福祉、为社会作贡献”作为企业的发展动力和目标。
众所周知,人和企业都生存于社会,发展于社会。回报社会,为社会作贡献,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因此,昊峰集团在注重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以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福祉作贡献。
昊峰集团回报社会的主要做法,就是捐资助学、发展教育,捐资修路、造福百姓。小时候,我饱尝了翻山越岭上学的苦楚,一天来回10公里,实在太艰难了。那时我就想,要是把学校建在家门口该有多好啊。为此,昊峰集团把捐资助学、筑桥修路当作事业来做。近年来,集团为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兴教助学捐资总额达3600多万元。如今,在天水,有的地方建起了昊峰希望小学,有的学校开办了“昊峰班”,有的学校设立了“昊峰奖学金”,有的贫困山村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出行难、吃水难问题……每当听到经我们资助的学生不再为上学而发愁、贫困村民不再为出行吃水而苦恼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最近几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昊峰集团全体员工总是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向灾区捐款捐物。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昊峰集团在天水市企业界第一家向社会公开承诺,面对困境,第一不主动裁员,第二对员工不减薪酬。这不仅稳定了职工队伍,提高了员工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也为社会稳定发展尽了企业最大的努力。
取是一种能力、一种本事,舍是一种境界、一种悟性。一个人、一个企业的真正价值正是为社会作贡献。未来的路还很长,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负责人,我一定会把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作为毕生的追求,不断进取,不断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