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路上领头雁——高学峰

(秦州区外宣办)高学峰,男,汉族,196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在解惑释疑、理顺情绪、凝聚人心、促进街道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
高学峰同志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到中城后,他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底子,提出了“稳中求发展、特色创佳绩”的奋斗目标和“强素质、夯基础,抓关键、攻难点,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对辖区的涉法涉诉、企业改制、私房改造等13类矛盾进行梳理分类,积极和矛盾对象进行协商交流,有效地化解了多种矛盾,确保了辖区的稳定繁荣。为了有效解决55户私房改造户和96户私房改造遗留问题现住户的矛盾,他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私改户家中,逐家逐户宣传私房改造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私改户解释疑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私改户李敬要求剡双德在腾退房屋的同时,还要支付四年房租一万余元,剡双德无力支付,为此双方意见分歧很大,高学峰同志得知此事后,和社区主任一起,多次深入双方家中,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通过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李敬答应由剡双德分两次交付房租四千元,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辖区现住户周琏玉是马旺生的继母,丈夫已去世多年,按照私改政策,只能给她家解决一套廉租房,但因母子不愿共同居住,坚持要求解决两套住房,高学峰得知其家庭的实际困难后,一边上门做母子二人的思想工作,一边积极与房管部门协调,为他们争取到了两套小户型廉租住房,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住房困难。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经过高学峰耐心细致的工作,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原本准备上访的私改户也打消了上访的念头,并很快和房管部门签定了搬迁协议。目前已有86户现住户和55私改户达成搬迁租赁协议,没有一人上访或越级上访,使辖区几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高学峰同志十分重视民族团结,他针对中城街道回汉民族杂居、五大清真寺聚集的特点,充分利用机关社区、站所集中学习的机会,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回汉群众之间的关系,并每年组织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召开一次座谈会,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通报街道主要工作,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回族居民马旺在5.12地震中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居住,高学峰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带领干部职工帮助他家搬出危房,安排其在外租房居住,并为其申请了廉租住房补贴,用实际行动维护了民族团结。目前,辖区内回汉族居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打铁全凭自身硬。作为党工委书记,高学峰同志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经常上门向老同志请教,与年轻同志谈心交流,经常和干部职工一起进社区、进巷道、进楼院、进住户,了解社情民意,为辖区居民答疑解惑,督促工作落实。同时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了“道德银行”志愿服务储蓄活动,把广大干部群众和辖区各单位的爱心奉献以折合积分的方式存入“道德银行”,进行积分考核,使一切善举竞相推出,一切爱心得到充分展示,道德富翁得到应有的回报,在辖区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范围,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高学峰同志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7次被授予先进个人,其中市委授予先进个人3次。在他的带领下,中城街道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06以来,中城街道先后获得区级以上表彰奖励85项(次),其中省级表彰4次,市级表彰奖励13次,获区级表彰奖励68次。2008年被评定为省级“文明街道”、并获得市级 “三级无毒社区”、“平安街道”等荣誉称号,辖区的自治巷社区也被省文明委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