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见闻

在今年的兰洽会上,有一个展台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两个人都很难抱动的特大南瓜、鲜见的航天蔬菜、颇具观赏性的珍奇瓜果……大家在啧啧称奇的同时,不免猜想:这样罕见的蔬菜瓜果,来自一个怎样的地方。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去见证他的科技实力和魅力。

如“花”般的蔬菜
走进园区的一座温室,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周围规划有序的植物都颇具观赏性,使人仿佛置身一座美丽花园。很难想象,这里种植的都是我们熟悉的蔬菜,番茄啊、茄子啊、芹菜啊……为何它们会变得如此与众不同,这都是有“秘密”的。
秘密一,这里的“土”不是“土”。据园区工作人员杨小亮介绍,这里的蔬菜都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供蔬菜生长的“土壤”其实是由草炭、珍珠岩等混合而成的栽培基质。普通日光温室都存在土虫病害的问题,一般种两三年就不能种了,如果连续种相同的作物则更甚,而这种有机生态基质则可以循环利用,只要按需对其进行消毒和追肥即可。
秘密二,这里的蔬菜可以种在管道里。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花架”,上面红绿相间,很是好看。走进仔细一瞧,原来这不是“花架”,而是一排排管道,上面栽的不是“花”,而是芹菜和红叶甜菜。这是立柱管道水培展示,管道里流淌的是供植物生长的营养液,这种设计不仅改善了传统种植模式,更能从很大程度上利用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园区内的“珍奇廊”
航天育种我先行。沿着珍奇瓜果长廊一路前行,来到了一片温棚区,这里是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航天蔬菜的种植展示区。走进一座航椒大棚,这里的辣椒果型大,长势好,色彩艳丽,听说味道更辣。如今,绿鹏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山西忻州、甘肃张掖、陇南成县及天水的4个标准化制种基地,与880户农户签订了制种合同,制种面积达到了1500亩,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繁育各类蔬菜种苗120万株,种苗的优质率达到95%以上。

住“空调房”的金针菇
走进一间“空调房”,两边的架子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培育金针菇的专用瓶子,取下一个仔细观察,瓶底装有供菇生长的培基料,白嫩嫩的金针菇直挺挺生长的模样很是喜人,公司工作人员李强告诉记者:“‘空调房’不仅能很好地保证菇类品质,更能确保每天都有菇产出。三厂投产后,公司将达到日产食用菌60吨的生产能力。”如今,众兴菌业还在麦积区推广菌渣有机肥试验200亩和培养料替代试验,并订单收购玉米芯等农业下脚料9000多吨,安排600名农民工就业,食用菌“羲皇”牌商标,更是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
据记者了解,今后,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将按照“打航天牌、走循环路、创加工业、带农民富”的总体思路,力争到“十二五”末,核心区面积扩展到5万亩,示范区建立科技示范与推广基地100个,示范面积100万亩,年培训农民两万人次,带动农民100万户。到那时,更多好种子、好技术,都将落入平常农户家的土壤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