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带动下的平南镇王坡村

(王坡村党组织生活会)

(王坡村半夏种植喜获丰收)
(秦州区外宣办)王坡村是区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有4个村民小组145户842人,距离天水市区30多公里,省道306线依村而过,交通便利。现有耕地980.46亩,人均耕地1.16亩,山地全部梯田化,人均梯田1.03亩,土地肥沃,降雨充足,气候湿润,属高寒阴湿地区。
今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区定试点村后,该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即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46元,劳务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基础设施实现通安全饮用水、电网、水泥路、广播电视、移动及程控电话、互联网络、远程教育网;教育、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村民遵纪守法,乡风文明不断提升;新村规划到位,按规划集中建房,村容村貌整洁;村班子坚强有力,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

(王坡村阵地)
一、科学规划 以人为本 推动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该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以小康农宅建设为突破口,以基层党建为总抓手,以“促增收、办实事,建农宅、改村容”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一是培育形成了以劳务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年输出劳务390人次,全村劳务收入达2683.28万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同时扶持特种玉米等新型后续产业。二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万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100%的农户使用干净卫生窖水,照明电入户率100%,硬化村庄巷道1.5公里,村庄道路硬化率达80%,100%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95%以上的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或实现了移动通讯。三是已经投入资金120万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正在建设村综合办公楼一栋,文化广场,有标准化学校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实现了“普九”各项目标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四是乡风文明不断提升,村民团结和睦,邻里和谐,全村形成了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五是投入资金200万元,按照规划统一正在建设一期8户小康住宅,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和原址建设32户,建筑面积4160平方米,逐步形成规划整齐、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新村,村容村貌整洁。六是村级组织健全,村班子坚强有力,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村民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满意度较高,建设新农村的热情高涨。七是加大了农民培训工作。

(王坡村远程教育接收点)
二、科学发展 总结经验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王坡村在创先争优及新农村建设中,以新的发展理念培育能人、使用能人、扶持能人,着力实施能人带动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步伐。
一是选能人进班子。推行“能人”治村,通过“两推一选”、“双评一推”等办法,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整顿调整,将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1名能人充实到村班子,增强了村班子的活力,提高了村班子抓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二是引能人兴产业。全面推行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能人党员中培养村干部的“三培养”机制,加大对党员、致富能人的培养和教育,采取在思路上“领”、政策上“扶”、信息上“引”、物质上“帮”、技术上“带”和措施上“促”的办法,培养致富带头人和劳务经纪人80多人,大力支持能人拓展劳务基地和劳务市场,发展劳务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育能人促发展。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结合村情实际,引能人、兴产业、促发展、富村民、建新村。村上通过培育一批能人后,由致富能人投资家乡公益事业,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发展。本村致富能人李发胜带动村上劳务产业发展。
实践证明,大面积培育能人、大胆使用能人、大力扶持能人,走“发展一个点、带起一条线、促进一大片”的能人带动战略,是切合实际的一条新农村建设有效途径。

(王坡村双垄沟播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