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需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不断完善城市、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按照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要求,做好城市低保工作。逐步推进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落实“五保户”供养政策,解决“五保户”的生活保障问题。完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办法,积极探索和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和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对困难群众、受灾群众、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积极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在推进各项改革、重大项目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发展的现实水平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地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重视解决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强化对水、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的管理,巩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和天然林保护成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强化土地规划管理和综合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强化污染专项治理,严肃处罚违法行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高度重视和加强安全生产。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管理、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安全、抗震防灾和自然灾害的预警防治工作,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对道路交通、食品卫生、非煤矿山、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切实做好各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全面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的法律素质,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建立健全重大事项会议听证、专家论证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人民武装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明礼、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快社会诚信建设,构建尊老爱幼、扶贫济困、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宣传工作,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快建设学习型城市,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公民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建设和谐机关、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入手,积极开展“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和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强化热爱秦州、建设秦州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力量,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秦州”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和经济犯罪活动,着力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打击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完善政法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社区警务工作,打造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构建和谐秦州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加快我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为重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进一步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认真研究解决我区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同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破除自满自大、不思进取的思想,确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意识;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确立不进则退、小进是退、慢进也是退和能快则快、快中求好的意识;破除盲目乐观、无所作为的思想,确立敢于竞争、勇于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实绩的意识,努力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措施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们的实际,以思想上的不断解放、实践上的不断创新,全力推进和谐秦州建设。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主线,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富有朝气、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识人、育人,真正把想干事、真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建立健全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踏实干事、艰苦创业。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进一步加大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双向选择工作力度,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