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委社会工作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的安排部署,坚持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利用“一微一号”,不断扩大抵制高额彩礼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今年以来,指导各乡镇推出微讲堂、快板、情景剧、歌曲等宣传短视频,打造“群众‘指尖上’的宣传”名片,进一步提升了抵制高额彩礼宣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微讲堂,把政策送到群众身边。“高额彩礼如同一把沉重的枷锁,捆住两代人的希望,更似一柄无情的利刃,割裂血脉亲情”清水县土门镇司法所所长王恒乐正在移风易俗微讲堂开展政策宣传。清水县土门镇为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综合治理高额彩礼的安排部署,连续录制推出多期微讲堂视频,组织镇村两级干部群众上镜,把高额彩礼综合治理的政策和倡导性措施讲给群众听,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在宣传带动下,土门镇云山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增智在自家女儿出嫁时,主动降低彩礼金额,给全村群众带了个好头,成为当地佳话。王增智感慨地说:“彩礼只是婚姻的一个仪式,小两口过得幸福才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心愿。”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赢得了村内群众一致夸赞。
快板书,把道理讲进群众脑海。清水县充分发挥快板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宣传优势,将抵制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的意义和好处编成快板书,并拍摄成短视频,利用“一微一号”等新媒体渠道,进一步扩大宣传面。近日,清水县白沙镇的志愿者拍摄的《抵制高额彩礼》快板书、黄门镇拍摄的《移风易俗“三句半”》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竹板一打响连天,各位朋友听我言,如今风气有点偏,高额彩礼成负担……”清水县贾川乡《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快板剧也同样出彩,将全镇倡导性标准和彩礼金额报备、婚宴标准等内容编入快板,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入脑入心。
白沙镇赵沟村村民蔺某和贾川乡群众裴某都不约而同地说:“这快板说得太好啦!比讲道理有意思,一下子就记住了。抵制高额彩礼是好事,以后都得照着做。”
情景剧,把场景拉到群众眼前。近期,清水县金集镇干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我要的是幸福·不是高额彩礼》短视频火了,该视频首次以“结婚新人”的视角发声,喊出反对高额彩礼的最强音,深刻反映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被省、市、县级主流媒体转载后,点击量突破30万。清水县王河镇也顺势推出《端午送节小风波》短视频,以“老传统”与“新思想”相互碰撞的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部分农村地区“送节礼”等繁文缛节,引发了村民们的强烈共鸣。新题材经过新媒体的传播,群众“重情轻财”的呼声高了,回归婚姻最纯粹本质的愿望也更强烈了。
清水县王河镇返乡大学生汪某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身边人演身边事’的方式,让适婚青年和家长们静下心来,重新思考婚姻真正的意义所在。”
编歌曲,把美好唱进群众心里。歌曲对于移风易俗宣传有独特的优势,清水县松树镇以践行文明新风为主题创作的歌曲《爱的分量》,在全县范围广泛传唱。“世俗的秤杆上,彩礼清单列着荒惶的价码”道出群众的无奈;“莫让旧俗困住新人的翅膀,才是好姻缘”道出婚姻的真谛,精美的歌词配合流行时尚、律动轻快的曲风,迅速在朋友圈火了起来。
“第一次听这首歌,我很吃惊,仔细一看真的是我们镇上为了宣传抵制高额彩礼创作的歌曲”松树镇创业青年王某说,“我回乡创业,事业刚起步,正面临‘娶不起’的困境,这首歌道出了我们适婚青年的心声。”
下一步,清水县委社会工作部将联合宣传、民政等部门,深入开展道德培育工程,深入挖掘各乡镇资源禀赋,持续宣传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影响身边人、感召身边人,推动婚事简办、喜事新办理念深入人心,清水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两新”工委书记孙建斌表示。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