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县: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图)
(2025/5/23 21:19:48)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清水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一体推进,以产业振兴激活发展动能,以乡村建设绘就宜居画卷,以基层治理凝聚团结合力,奏响了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位于新城乡西北部的黄梁村,是一个纯回民聚居村落,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203户920人。凭借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突出表现,2018年,黄梁村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被国家民委评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成为当地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近日,记者走进黄梁村,道路宽阔整洁,村庄绿树成荫,各类民族团结宣传标语醒目可见。在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化广场的墙壁上,一张张照片生动展现了回族群众与周边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温馨场景,见证着各民族之间深厚的情谊。

  “听党话,一个核心牢记它;感党恩,永远不忘党恩情;跟党走,幸福生活天天有……”在不远处的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里,新城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魏志明正以快板的形式,向村民们宣讲民族团结知识。朗朗上口的快板词搭配通俗易懂的讲解,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也让民族团结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我们以‘石榴花开和美陇原’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成果。”黄梁村驻村干部马贵香介绍说:“我们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殡葬、推进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累计开展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册,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让文明新风在村里落地生根。”

  近年来,黄梁村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村内建成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化广场、民族文化长廊、民俗馆等文化活动场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阵地,将创新理论宣传和暖心政策宣传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主题曲”,常态化开展各类宣讲、走访活动,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最新民族方针、政策、路线通过乡音传送到千家万户。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旺则民族融。产业发展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金钥匙”。今年,黄梁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开展餐饮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外出创业,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架起了各民族间的“连心桥”,唱响了民族团结“奋进曲”。

  在黄梁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黄芪生机勃勃,村民们穿梭其间,精心进行田间管理。地摆木耳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为木耳浇水,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

  “今年,我们按照全县‘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的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栽植万寿菊100亩,种植柴胡、黄芹、黄芪、款冬花等中药材225亩,发展地摆式木耳5000棒,并对100亩金银花进行精细化管护,为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我们充分发挥清真餐饮特色优势,组织村民参加牛肉拉面、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鼓励大家外出创业。如今,70余户村民在江苏、浙江等地开设餐馆,20多户在麦积、清水经营小吃店,实现了产业多点开花、群众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黄梁村党支部书记海小明介绍说。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今年,黄梁村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组织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8吨,完成6公里路肩整修、6.5公里花带修整、5公里水渠清淤,补植行道树23棵,清理柴草堆25处,新增公路沿线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在建设和美乡村的过程中,村民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不仅营造出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更凝聚起了强大的发展合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建设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乡村美丽、产业振兴、百姓富裕、民族团结的黄梁村,正是清水县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同频共振、各族群众共享美好生活的缩影。下一步,清水县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家人们,夏天来了,纳凉避暑哪里 天水花舞南山的漂流体验绝对是夏 天水伏羲庙是每个中华儿女一生必 天水人集合了!夏天,就来这里纳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天水春风纺织集 天水在线“天线宝宝”到天水南站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一中举办202 天水在线“天线宝宝”到天水机场 “五一”假期,天水市科技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