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走进清水县白驼镇设施农业种植基地,一座“蔬果工厂”映入眼帘,这里有订单辣椒、成串的西红柿、青翠的黄瓜……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蔬菜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白驼人正用智慧将“菜篮子”变成“金饭碗”。
温室大棚内,一排排青绿色的辣椒苗排列整齐,农户们正忙着除草。订单辣椒作为白驼镇的特色蔬菜之一,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管理,辣椒品质优良、口感鲜美,备受市场青睐。今年,白驼镇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与河南省清丰县味全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朝天椒保价收购协议,以每斤2.3元的价格统一回收,让农户们消除了后顾之忧,种植热情空前高涨。

西红柿和黄瓜也是白驼镇蔬菜种植的主打产品。大棚内,鲜嫩饱满的西红柿色泽红润,黄瓜苗茁壮成长。种植过程中,农户们严格遵循绿色种植标准,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确保蔬菜的品质和安全。这些绿色、健康的西红柿和黄瓜,以其新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据了解,西红柿目前已陆续上市,黄瓜将在5月底成熟上市。
白驼镇姚黄村村民文丽丽告诉记者:“我在附近生活,来大棚务工很方便,一天能挣70元,既能照顾孩子还能补贴家用,感觉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白驼镇还探索出了一种独特的种植模式——黄瓜和草莓轮作。夏季,大棚内种植黄瓜,利用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黄瓜生长迅速,产量可观;冬季,黄瓜收获后,种植草莓。草莓在温暖的大棚环境中茁壮成长,不仅填补了冬季水果市场的空白,还为农户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轮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大棚设施,实现了一年两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我们在白驼河流域种植蔬菜2.9万平方米,有西红柿、黄瓜、订单式彩色辣椒。我们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加强农业科学管理,组织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高设施蔬菜综合生产能力,蔬菜亩产5000公斤,亩均净利润2万元,将‘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白驼镇人大主席候选人乔磊说。

此外,白驼镇还注重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引进先进的灌溉设备、温控系统和病虫害监测设备,实现了蔬菜种植的智能化管理。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今,白驼镇的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下一步,白驼镇将继续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清水县融媒体记者李榕马辉陈婧娴)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