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山县高楼镇吴坪村老党员晋有生握着村干部的手感慨:“水管修好了,吃水不愁了,你们真是把群众的心事放在了心坎上!”这是武山县深入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四百”主题活动的生动缩影。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1231名驻村干部、村干部下沉一线,走访群众7577户,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破解民忧,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四级联动强根基,织密治理“一张网”。武山县构建“县—乡—村—组”四级联动体系,以乡镇为枢纽,统筹驻村干部、选调生、村“两委”等力量,组建216支“四百”工作小组,划定责任网格,确保“户户有人访、事事有人管”。针对特殊群体和重点户,建立“每周必访”“每月必查”机制,累计走访特殊群体602户、重点户1542户,通过拉家常、建台账,精准掌握群众“急难愁盼”。如沿安乡高九村通过入户走访,精准发现26户农户用电线路老化问题,当天联动供电部门开展检修,3天内完成全村线路改造,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提升了人居环境。

精准走访察民情,畅通民意“直通车”。全县干部带着“问题清单”进家门,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累计征求意见建议212条,梳理形成“民生项目库”。滩歌镇漆庄村通过“干部入户问需—代表提案转化—群众参与共建”闭环机制,仅用两周时间就推动400余户村民反映的道路修缮问题落地,村集体投入专项资金,村民自发投工投劳,节省成本近万元,打通了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山丹镇贾河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以“群众自筹+村集体出资”模式,仅用3天完成产业路涵管修缮,解决26户群众20余亩农田灌溉难题,让“堵心路”变“致富路”。

靶向发力解民忧,打通服务“末梢路”。武山县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群众不满意不收工”,建立“台账管理—限期办结—回访反馈”机制,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42起,处置安全隐患211个,解决实际困难780余件。马力镇杨坪村针对钢架大棚棚膜破损问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3天内完成全村大棚加固,帮助缺乏劳动力农户挽回损失;高楼镇吴坪村为解决水源地维修资金难题,帮扶队联动市县部门争取资金,一个月内完成水管和水池建设,让200多户村民用上“安心水”。

暖心服务聚民心,党群共绘“同心圆”。全县以“暖百家心”为宗旨,统筹76个县直部门开展“送政策、送健康、送文化”活动451场次,发放生活生产物资价值152万元。龙台镇贾山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利用自身职业优势,为5名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有效解决“离婚纠纷”“借款偿还”等问题,在帮助村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县卫健系统组织医疗专家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60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体检,发放药品价值20余万元。同时,通过文艺展演、政策宣讲等活动,累计吸引群众参与1.8万余人次,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的武山乡村,干部走访的脚步更勤了,群众的笑脸更甜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亲了。“四百”活动不仅解决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更探索出一条“干部沉下去、民意聚上来、问题化解掉、民心暖起来”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