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云山乡:产业兴旺气象新
——秦安县“走基层、看变化,展特色、推亮点”系列报道之十三

时下,来到秦安县云山乡,开发建设的火热场面让人惊叹,产业兴旺的崭新气象令人欣喜,改革发展的强劲势头催人奋进……

云山乡位于秦安县北部,东接清水县,西连麦积区,与王尹乡、兴丰乡接壤,共辖20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64个村民小组,现有4905户、19276人,其中农业人18806人。近年来,云山乡党委、乡政府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林果业、商贸业、养殖业、劳务业等四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兴乡富民的路子。

片带式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云山乡地处高寒阴湿山区,梁峦起伏,沟壑纵横,干旱多灾,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今年以来,该乡紧紧抓住实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和陕甘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良好机遇,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大干苦干,实干巧干,掀起了综合开发治理、建设秀美山乡的热潮。

据了解,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秦安项目区涉及云山、王尹两个乡,其中云山乡10个行政村,王尹乡4个行政村,治理总面积37平方公里,新修梯田2万亩,新修田间农路118公里,水保林300亩,其中云山乡新修梯田1.14万亩。另外,今年云山乡又争取到陕甘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修梯田2000亩。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云山乡成立了项目组织实施机构,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乡村干部包村、包户、包地块责任制,配合农业、水保、林业、扶贫、交通、新农办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下决心大干100天,把试点县工程建成优质精品工程。该项目工程于7月10日开工建设,投入装载机68辆、推土机13台,至目前已基本竣工,完成梯田面积13400亩,兴建大型集雨场一处,治理程度由32.4%提高到73.5%,使全乡2331户、1.04万人受益。

为了提高流域治理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云山乡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引进天水丰收农业公司对张湾流域3500亩梯田进行集约经营开发。天水丰收农业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覆膜、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的原则进行标准化建园,带动和促进了本乡乃至全县的优质林果基地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当地农户不仅每亩责任田每年可获得租金400元,而且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挣钱,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11月4日,在云山乡张湾流域综合治理点上,一片片新修的梯田平坦宽阔,刚覆好的地膜如一条条银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数千名群众挥锨抡撅开挖丰产坑,乡村干部、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干部群众挥汗奋战,干劲十足,好一派全民大干、改造山河的建设场面.
云山乡党委书记蔡向增站在集雨场边上指着远处的层层梯田高兴地介绍说:“我们云山乡今年按照‘秦安旱作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涉及张湾、云山、霍李、葛赵、高党、下寨、上姚等10个村的四道梁、五道湾实施整流域推进、片带式开发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目前梯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计划今秋明春栽植优质苹果13400亩,套种玉米、黄豆10100亩。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奋斗,真正实现坡地梯田化、梯田产业化、产业林果化、流域生态化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