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交通大学签售《潘石屹的博客》

和交大同学的合影

和同学们交流最大的感受是大学的围墙被Internet推平了
出版社安排我去北京交通大学签名售书,从东边CBD赶到西边北京交通大学南门,整整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北京真是太大了,也太堵车了,尤其是赶上下班高峰,从东边到西边真是太困难了。赶到学校门口时,离签名售书的活动只有20分钟了,中午因为忙还没来得及吃中饭,这时才感到饥肠辘辘。正好看到交大南门对面有一家馄饨店,赶紧进去吃了一碗馄饨和一个陕西肉夹馍,然后急忙赶到学校的礼堂。最先见到的是交大的高艳书记,她首先对我们到交大来做这个活动表示欢迎,之后谈到了目前学生的一些情况。她告诉我,现在的学生心理预期比较高,但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又很大,所以希望我能够多讲一些创业、干事业的困难和艰苦,好让同学们有思想准备。我顺便问她有什么是不能讲的,她表示,什么都可以讲,只希望我能现身说法,多鼓励鼓励这些大学生。我们还从高艳书记那里了解到,交大的学生很多,有2万多人。
在学生会同学的陪同下,我和《潘石屹的博客》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安波舜坐到了主持台上,背后就是推销《潘石屹的博客》这本书的背板。看到这个背板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有点像大街上推销耗子药,只是这背板比推销耗子药的手中拿的小旗大多了。
学生会的一位女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在介绍着我们俩,都是些赞美之词,我听后顿感汗颜和惭愧。心里想,也许所有正常的人听到这些赞美之词时,内心的感受都和我一样吧!因为我们毕竟是普通人,没有那样完美。我们不是神。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少讲一些与卖书有关的事,多讲一些自己心里曾经想过的对自己有启发的事,讲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别让同学们的感觉是我到校园来,不断地在喊:“卖书了,卖书了,26元一本!”如果这样的话,不仅浪费了同学们的时间,还会让同学们失望。于是,我谈了博客、网络、房地产等等,讲完后,就开始和同学们互动提问,而把互动方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就是博客了。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广,从张欣、任志强、王石、冯仑,一直到白烨、韩寒,再从中国到日本,又到西部开发、爱情、就业。各种各样的问题跨度非常大,有许多问题我也没有仔细想过,但在现场我心里面怎么想就跟同学们怎么交流,而交流时的最大感受正是:大学的围墙已被Internet推平了。
同学们的思想很开阔,想的问题也很多。但从问的问题中发现,上网似乎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再用旧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来管理教育新一代的大学生,可能会非常困难,因为这一代人接受了比任何时期都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启发了他们的智慧和理解力,因而我想他们这一代一定是比任何一代都强的。
最后的环节是签名售书。我一边签名,一边和同学们交谈,我发现交大有好几位同学是从甘肃天水来的,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亲切。
其中有一位从甘肃天水秦城区来的女同学,她对我说:“天水市委市政府在不断地推广天水市正面的形象,但从你的文章中总是看到对天水市负面的宣传,写这个城市如何的饥饿,你以后应该少写一些这样的负面宣传。我们的家乡还是很美的。”我对这位女同学说:“饥饿都是过去时代发生在天水的事,那个年代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一样,你年龄太小可能体会不到,但年纪大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签名后还有一位男同学对我说:“你关心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关心农村女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我的家乡在宁夏,那里有比教育更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水喝,许多人吃不上、用不上干净的水。”这位男同学讲话时非常紧张,但从他纯洁的眼神中能看出他的真诚,看出他对家乡的热爱和一颗善良的心。
还有一位同学知道我前几天去了农大,在提问时他说出了许多关于交大和农大的比较,引起了其他同学的一阵阵掌声。我告诉他:“不要比较。”同时列举了一些不要比较的好处,因为比较正是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快乐的根源。
与交大同学愉快交流的夜晚结束了,在大学签名售书的活动也该告一段落了,也不知道出版社销售了多少本《潘石屹的博客》。

我和安波舜

交大的同学思想很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