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位作家,还是电影《阿司匹林》中的“男一号”。他就是潘石屹。“他兴趣广泛,博学多才,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欣赏。”陈章良校长这样评价他。
4月10日,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做客名家论坛,与农大学子共同谈论他的博客、企业和生活哲学。这次论坛以互动形式展开,现场气氛活跃,对于大家的提问,潘石屹侃侃而谈。

“博客的成功在于他的人格魅力”
在网络以大众化的今天,潘石屹对博客仍给以高度评价:“首先,博客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当你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可以先以匿名的方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其次,博客具有互动性的优点。当你在博客上写东西时,千千万万的网民都在关注你,很快地对你的信息做出反馈。”
谈到他自己的博客时,潘石屹认为博客是一个很好的舒展自己的平台,让像他这样一个“连情书都不会写的人”能够写出一本让大家认可的、足有28万字的书——《潘石屹的博客》。
从2004年开始的博客生涯,潘石屹以他真诚的观点,对生活的信仰,以把自己从一个小小的青年成长到一个地产大鳄的经历呈现得大家面前,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收益于读者。对于博客,他有自己的三大基本原则:放下自己的身份,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读者;要有坦诚的态度;保证一定的静默时间。潘石屹的博客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欢迎和认可,正源于他坦诚的笔触和扎实的思想基础。
《潘石屹的博客》的编辑安波舜说:“就像SOHO的精致挺立,潘石屹的形象已与它融为一体,深扎在人们心中。他敢于在博客上以真实身份公开自己的生活,这一切所表现出的诚信是他能够坦然站在讲堂的资本,也足以证明他的人格魅力。”
“人才是第一位的”
作为中国房地产第一人,潘石屹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世界在不断变化,人才始终是第一位的。”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潘石屹深谙企业成功之道,“资金、技术、人才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才。”他表示,当一个企业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后,人才会带来带来全新的技术,创造大量的财富,财富多了,企业资金运转自然就更加机动、灵活,会使企业更具发展潜力。
当问及“如何引进人才、稳定一支高效的团队”时,他提到自己从“末位淘汰制”到“合作磋商制”的艰苦摸索历程中,找到了自己事业未来的方向——建立一种没有中介、没有代理、没有广告公司的直接的网络销售市场。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当被问及自信的秘诀时,潘石屹说:“世界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他始终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天才,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尽管这位房地产大腕今天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他的奋斗历程、事业打拼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才取得今日的辉煌。潘石屹创办SOHO中国10周年的日子,他来了一次“忆苦思甜”,谈起“走红”之前的那段艰辛淘金路。 从苦涩的童年生活到勤奋的中学生活再到艰苦的创业阶段,这其中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谁人能知?
据说,当他碰到问题的时候,他总喜欢回到甘肃老家,坐在石头上沉思,他对此并不否认。他提出,遇到问题时不能钻牛角尖,一定要往前看,轻松的面对生活、面对压力。
潘石屹受邀被我校经济管理学院MBA中心聘任为企业家导师兼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