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十年(1998-2008)
城区长大

十年前西关十字航拍照片

现在的西关十字
10年的时间,可以让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聪明健康的少年;可以把步出校门的学子,磨练为成熟稳健的英才。10年时间,我们每天身处其间的这座城市又发生了哪些沧桑巨变呢?1998年,《兰州晚报》启动了我省首次大型航拍,晚报总编辑率领记者从空中俯瞰兰州,用广角镜头记录兰州的每一个角落。10年时间转瞬而逝,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每天生活的这座城市带给我们何种惊喜改变。在2008年新年来临之际,本报曾参与1998年航拍的摄影记者窦泽中,又一次用手中的“机器”,拍摄和记录了一组组鲜活的照片和文字,向省城市民尽展巨变后的金城美景。
“长大”的主城区
两点一线的城市生活阻碍了市民眼光,对于城市10年间所发生的变化大家也有些熟视无睹。然而当我们将两组前后相距十年所拍的照片放在一起时,同一个角度、同一处地点,兰州的变化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每一位读者眼前,“家门口”的变化历历在目,犹如亲身在上空“浏览”城市。主城区“长大”了,纵横交错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横跨黄河的桥梁,现代气派的立交桥、装扮一新的城市客厅东方红广场、百里黄河风情线。高楼林立的天水北路、郁郁葱葱的南北两山、蜿蜒东去的黄河、拔地而起的新城区、商贾云集的张掖路步行商业街,显山露水的风景,让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褪尽小城的颜色,尽显现代化都市的繁华。

十年前黄河两岸航拍照片
美丽新城区
站在银滩大桥向北远望,初显规模的安宁新城区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地展开:一栋栋漂亮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伸向远方、一片片绿色湿地沿黄河伸展出去。
“十年前在同一座城市里,东面与西面城区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景,东面城关区内车水马龙、商业繁华;西边的安宁区却像是乡村一样,除了几所高等院校外,几乎看不到有什么高楼大厦,更不要说是繁华商业区了。”家住安宁区的王磊对记者这样谈起该区十年来的变化时,无不感慨地说,现在安宁区的新城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近几年宽阔的道路不断向西延伸,马路两边的路灯比以前更美了。北滨河路上已聚集了一大批新开发的漂亮的住宅楼。
过去,人们的思维中都感觉安宁离市区很“遥远”,只有通过中山桥或是七里河桥才能进入安宁。现在新建的两座大桥———银滩大桥、小西湖立交桥,猛然间“缩短”了安宁与市区的距离。安宁世纪大道两侧的绿化带显然已经过精心修剪,鲜花摆成的图案非常醒目。
在银滩大桥两侧十年来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原本荒凉的滩地,在人工作用下恢复成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呈现出西北地区难得一见的江南水景。
路连城乡
与十年前相比,任何一个有心人都会明显地感觉到,兰州的道路正逐年变宽、变平、变直,而且这条条道路不断地向外延伸。不仅连接着新老城区,而且使兰州城区不断向乡村拓展。
高空俯瞰兰州,一条条道路就像一条条银河,衬托着这座城市,使这座城市充满跳动的音符。这座城市,正沿着跳动的音符在平坦的道路上快速前进。近年来,兰州市投入大量资金,拓建了南北滨河路,架起了一座座气魄的桥梁,而且随着我市周围的柳、柳忠、白兰、兰海、兰临等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已初步形成了环绕兰州的高速公路网。从去年开始,兰州投入11亿多元相继对城市的三大出口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从今年起还将对其余几个出口进行规划建设。另外,通过总投资12亿元的道路改造工程,去年7月初开始,一些旧街道全部焕然一新,马路平坦宽阔了。
楼房更高

十年前东方红广场航拍照片
翻开十年前广场的航拍照片,我们很难仅凭图片提供的信息,辨别出这就是兰州的市中心。当时广场上的国芳百货大楼还只有矮矮一截。现在的东方红广场,东边是富丽壮观的兰州国际博览中心,它与广场主席台、广场西边的兰州体育馆连成一片,融为一体,是兰州举行体育、文艺盛事及重大政治、经济、商贸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发展兰州的旅游事业,改善兰州投资环境,扩大兰州的知名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老街
百年老街张掖路一直是兰州市最具商气、商脉的聚财福地。如果说兰州别的街区我们还能从图片提供的一星半点的蛛丝马迹中找到“出处”的话,那张掖路可真是无迹可寻了。1998年9月的张掖路,虽然已经是准步行街,但狭窄的路面,周围墙面斑驳的老店,低矮老旧的商铺,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找不出现今时尚、现代的张掖路步行商业街的踪迹。
张掖路的改造几经波折,之前六易其稿,从2006年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大规模改造提升,定位于购物、娱乐、餐饮、休闲和旅游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张掖路步行街,全面提升了步行街的品位和档次。而且随着张掖路地下商业街的投入运营,每天超过10万人次的客流量,所凝聚的商气、商脉所产生的强大带动力和辐射力,连通了西关、南关商圈,让永昌路、陇西路、武都路、通渭路随之热闹非凡。原先的图书、珠宝、古玩、餐饮、旅游、娱乐、婚纱摄影等零散门店,围绕张掖路形成了一个个行业商圈。兰州商学院的蔡文浩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封闭的步行街将会聚集更多的人流,将在兰州现有的零售市场份额和格局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兰州各大商业中心的势力范围,张掖路步行街将成为连接已有的兰州南关商业中心和西关商业中心的商业大通道,从而形成了我市最大的一级商业中心。

正在建设的“广场第一巨人”
楼矗城中摄
影记者老窦对记者说,10年后再拍兰州,感慨很多。10年前的兰州立交桥、绿地、高层建筑很少。而这一次,他真切地感受到兰州真的变美了。一座座充满动感,又极具大都市象征的高楼大厦映入眼帘,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
从高处俯视地面,兰州被一幢幢各具特色的高楼大厦所包围。为使这些高楼大厦各个角度的美丽瞬间都能在底片上凝固,我们选取了多个高度,以便从不同角度展示这些为兰州赋予了活力和动感的楼群。
10年前,兰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还相当少,这些高楼大厦都是近几年建起来的。10年前的南关十字,高层建筑还不多,从图片上看,当时的标志性建筑要算世纪广场了,但随着东边西北书城的建成及南边交银大厦和澳兰名门的落成,我们只能从世纪广场扇形的建筑上看出昔日南关的痕迹。高楼林立的南关十字,一直是兰州的繁华商区,近年来还成为家电商眼中的“金三角”,苏宁、国美、中大相继在此圈地布点,让南关今日的商味更浓。
城市客厅
在兰州人眼中,东方红广场是大家共有的“客厅”,对于“城市客厅”的任何一个细小的改动,都能牵动兰州人的神经。翻开十年前广场的航拍照片,我们很难仅凭图片提供的信息,辨别出这就是兰州的市中心。当时广场上的国芳百货大楼还只有矮矮一截,国芳百货正在加紧后期施工中。1998年的广场,经过二次大规模的改造提升后,不仅增添了假山、喷泉及许多树木花卉,而且拓建了东方红地下商业娱乐城,成为集购物、娱乐、餐饮及其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随着一年后国芳百货的开门纳客,不仅分流了西关的部分客流,而且使东方红广场成为兰州的经济、政治中心。
1999年3月,东方红广场又经历了一次改建、扩建,这次改扩建蓝图是经充分考虑采纳广大兰州市民的各项合理化建议后而设计的,集游览观光、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重点体现了“环保特色”、“人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