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明年,我省劳动保障部门将着重改善6大民生问题:最低工资标准将于明年元月份进行调整;企业历史拖欠职工工资清欠工作明年6月底全面完成;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将提高;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红黑榜”制度;被征地农民和村干部将纳入养老保险;每个市州至少要完成2-3个劳务品牌的注册工作等。这是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最低工资标准将上浮30%左右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峰介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省将在明年元月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确保低收入职工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幅度大约在30%左右,目前正在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同时,指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适当向一线生产岗位和关键技术岗位倾斜。同时纠正企业无故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随意延长工时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的行为,保障劳动者依法获得劳动报酬。
全面完成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清欠
据了解,明年我省将全面推进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制订清欠计划,突出清欠重点,实施分类清欠。对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排出时间表,实行重点督办;对停产半停产和亏损企业等没有偿还主体和没有解决能力的企业,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研究具体解决办法,确保明年6月底全面完成清欠任务。李峰厅长告诉记者,这是一项硬任务。同时,要研究建立有效预防企业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坚决遏制产生新的工资拖欠。
私营企业试行集体合同制度
明年元月一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我省继续实施劳动合同3年行动计划,以建筑、餐饮和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开展“劳动合同签约行动”,提高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同时,实施集体劳动合同覆盖计划,推动私营企业与劳动者订立集体合同,并开展区域性试点工作。全面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完善劳动关系3方协调机制。
被征地农民和村干部将纳入养老保险
明年,我省将出台《甘肃省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在兰州市的一个县区和嘉峪关市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村干部养老保险试点制度工作。要督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达不到6%的地区达到6%,对基金节余量大的地方可以研究提高住院报销比例或者扩大特殊疾病门诊报销范围与标准,尽快建立调剂金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同时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力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的比例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