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滨河路全线贯通,缓解了我市交通拥挤状况。 |
今天是2007年的最后一天。翻阅伴着我们走过每一个晨昏的报纸,回首一年来发生在我们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事件,每一次变化,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故事,这中间有多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又有多少更值得我们去记住?
答案太多了:是兰州的路更加宽了;是兰州的天更蓝了;是兰州“跑”得更快了;是兰州的内涵更加丰富了;是兰州更加美丽更加强大了,是兰州更加出色更加知名了,是每一个兰州人的生活悄然发生变化时,那一个个印在报纸、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拐点!
2007,兰州是一个炫彩的城市、成真的梦想!
我们将这些曾经的事件、曾经的新闻、这些注定会载入兰州发展史册的历史再度铺陈,从中遴选出了今年的“兰州十大新闻”,献给所有兰州人和关注兰州的人们。也许,这正是我们难以割舍2007年的原因!也许,这正是我们期待2008年的理由!
1 “兰州精神”亮相守望精神坐标
12月28日,市长张津梁在金城大剧院的晚会现场宣布:“‘兰州精神’表述语是———‘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从今年7月18日起组织实施的“兰州精神”表述语征集、提炼活动至此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有奖评议投票阶段,全市有近50万人参与了投票。最后的结果代表了广大市民和干部群众的心声,是众望所归。
兰州精神高度概括出兰州鲜明的地域特色,准确勾勒出兰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特征,展示了城市民风,贯注着时代要求,内涵丰富,意蕴厚重,凝炼历史,引领未来,四句16字,必将成为兰州人共同守望的精神坐标。
2 北滨河路通车新添景观大道
12月28日,投资9.28亿元、双向六车道的北滨河路银沙段竣工通车。北滨河路银沙段的通车标志着全长27.15公里的迎宾大道———北滨河路全线贯通了,成为我市第三条东西向大通道。
“东西拥挤,南北不畅”是我市道路交通的一大瓶颈。随着北滨河路银沙段的竣工通车,北滨河路全线贯通了,不仅成为我市第三条东西向大通道,而且为我市新增了一条城市景观大道。北滨河路的贯通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城市路网结构,可以分流过境交通,极大地缓解了长期以来我市交通东西拥挤的状况,同时,畅通了沿线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促进了城市东西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
3 重离子束治癌技术世界领先
今年初,我国首次利用重离子束治癌装置,对浅层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在兰州试验获得成功。这使我国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四个利用重离子束治疗恶性肿瘤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治疗恶性肿瘤已达到国际水平。这一装置现已在兰州军区总医院临床治疗试验中获得成功。重离子束治癌治疗计划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现已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同时,这个作为兰州市与中科院兰州分院重要合作项目,现已落户九州开发区,将进行产业化生产。
高科技可以直接为社会造福,这一成果不仅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同时也有力地彰显了兰州的科技实力。而这一高科技项目的落户,也必将成为九州开发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整个兰州的经济建设,而兰州也由此有可能成为全国重离子束治疗癌症的技术中心、设备生产中心。
2007我们和兰州一起分享
 |
兰州牛肉拉面全国扬名(资料图片) |
4 “两兰”正式合并石化航母诞生
7月1日,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和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两大企业正式合并。“两兰”整合,实现资源、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12月27日,兰州石化原油加工能力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
石化工业是兰州经济的一个支点。合并后的兰州石化公司资产达到近200亿元,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石化企业,为兰州地区60万人创造了就业渠道。甘肃财政每支出8元,其中就有兰州石化公司上缴的1元税金。
5 三大出口“换脸”金城形象更靓
8月20日上午9时,天水北路北出口竣工通车。至此,总投资11亿元的我市东、南、北三大出入口道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三大出口”的道路全部按Ⅰ级城市主干道拓建,天水北路已成为我市一条靓丽的景观大道,一条16米宽的绿化带、彩色混凝土路面格外抢眼;东出口已成为一条准高速公路,公交车将开进和平地区;南出口与兰临高速实现对接,可让城市车流进入高速运转的快车道。
“三大出口”的改造大大地提高了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增强了我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出口的精彩“换脸”对改善兰州交通,提升兰州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日益显现出来。
6 “吉利”轿车下线成就兰州梦想
2007年2月28日,首辆吉利轿车在位于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正式下线,兰州结束了不能自产轿车的历史。
吉利汽车今年的产量已超过万辆,而其规划产能为10万辆。投产后生产的产品将是吉利目前主打产品自由舰。
吉利轿车项目解决了兰州市永登县160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共同发展的新的产业链条。同时将带动兰州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产品调整,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和加工能力,成为兰州经济增长的又一个亮点。
7 牛肉拉面大赛全国高手过招
今年,牛肉拉面让兰州在全国的知名度有了大幅提升。
9月底,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节在兰州开幕。拉面节上,产生了兰州牛肉拉面的统一标志,同时,全国各地的拉面高手聚集兰州,各展身手。
一碗面能让全国聚焦,主要缘于牛肉面在兰州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牛肉拉面节的开幕,让兰州的牛肉拉面在全国真正扬了一回名。作为城市名片,牛肉拉面的档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提高。
8 巨资改造“河北”城建再谱新篇
8月1日,一条消息让居住在黄河北庙滩子地区的所有人意识到,他们祖辈生活的这个地方,将要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化。8亿美元,庙滩子地区整体改造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此次改造集中解决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这种大手笔的整体改造项目,在兰州城市建设历史上可以说是第一次。9月12日,咬家沟、王家沟、朝阳村地区开始拆迁。
一条黄河,将兰州分为一南一北两大板块。“河北”的小平房遥望对岸的高楼大厦,成了经年难以打破的经济格局。所以,庙滩子的整体改造才如此牵动人心,让黄河北的人们如此振奋。因为该项目完成后,庙滩子地区将成为黄河北岸的景观新亮点,成为山水特征鲜明的“兰州居住主题公园”和集居住、商业、旅游、文化、休闲、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商业次中心”。
9 精品好戏连台屡夺全国大奖
2007年9月,陇剧《官鹅情歌》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0月,秦腔《大河情》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剧目金奖;12月,京剧《丝路花雨》在中国戏剧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金奖;10月,《大梦敦煌》舞进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成为我市、我省戏剧舞台又一重要里程碑。
借着“国字号”精品的魅力,“兰州戏剧展演周”以军团作战的方式先后亮相首都北京和古城西安,得到了当地百姓和国内知名戏剧专家的高度评价……我市、我省戏剧舞台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