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党内民主凝聚党员意志
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将在兰州召开。
召开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代表大会及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省委,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重大历史使命,意义非同寻常。
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620名代表,已经各选举单位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肩负着全省130多万名党员重托,寄托着2600多万甘肃人民厚望,他们将为甘肃的明天勾画更加辉煌的蓝图。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推荐、选举过程,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凝聚全省党员意志的生动展示和体现。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2006年11月,省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确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于2007年4月在兰州召开。
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出明确要求,是省党代表大会作为党的地方领导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代表的政治素质、议事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大会各项任务的完成,影响到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做好代表推荐选举工作,成为开好大会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保证。
省委对代表选举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讨论,省委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和研究。2006年11月15日,省委下发《关于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选举单位的划分、代表名额的分配、代表的条件和构成、代表产生的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11月18日,召开代表选举工作会议,对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各选举单位党组织把党代表选举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传达学习省委文件精神,周密部署本地、本单位的代表推荐选举工作。同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按任务和时间要求排出工作流程图,逐项落实到人。组织、宣传等职能部门和纪检机关,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省委关于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下发后,省委组织部又下发了《关于报送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材料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有关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在每个阶段的沟通汇报过程中,省委组织部都对酝酿提名和选举工作的程序、方法以及代表条件进行认真审查,对个别不符合要求的人选,提出调整建议,加强具体指导。各选举单位按照省委要求认真把关,严格审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请示沟通,保证了整个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深入宣传细致考察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各选举单位在党代表的推荐、选举工作中,把推荐、选举工作与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和民主集中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代表的推荐、选举过程成为对党员进行党性锻炼、党性教育的过程,成为对党员进行具体、生动的民主集中制教育的过程,党内民主观念深入党员心中。
在酝酿、提名阶段,各选举单位采取编印宣传手册、悬挂张贴标语、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党组织特别是所有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知道推荐选举省党代会代表这件大事,并积极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
为了保证较高的参与面和参与率,各选举单位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动员党员的成功经验,在组织好工作地点固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代表推荐工作的同时,对那些工作地点不固定的临时党组织和流动党员采取打电话、写信、征求意见等方式,组织他们参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推荐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登门访问等方式,组织他们进行推荐。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将宣传提纲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供少数民族党员学习。
各选举单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照省委规定的程序开展推荐、提名工作。坚持做到基层党员没有提名的人选不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基层推荐意见不集中的,不作为推荐人选,保证了每位人选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为保证代表人选的质量,各选举单位抽调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熟的干部组成考察组。考察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特别对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作风方面的表现、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和群众公认程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考察前,进行预告。考察中,注意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纪检、监察机关和被考察人选所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代表候选人初步人员考察后,都在选举单位范围内以适当方式进行了公示。
这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推荐、选举工作,发扬党内民主,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支持,激发了广大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全省直接参与推荐提名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分别达到98.4%和93.8%。
严格履行遴选程序 确保先进性和代表性
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是这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推荐提名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推荐过程中,各选举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由广大党员提名推荐,一般都经过了“三上三下”。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名单,都是在自下而上推荐提名、逐级遴选的基础上,由选举单位党委常委会根据多数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提出的。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都是由党委常委会根据省委提出的代表条件、代表构成要求、分配的代表名额以及考察情况,经过通盘研究后确定的。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都召开了全委会,经充分酝酿讨论后,用圈选的办法按多数人的意见确定。74个选举单位按照党章有关规定和省委的要求,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或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其中召开党代表大会的25个,召开党代表会议的33个,召开党员大会的16个。选举前,对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充分酝酿,根据多数选举人的意见确定候选人,然后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有的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再进行正式选举。全省共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828名,选举产生代表620名,差额比例为33.5%。
严格的遴选程序确保了当选代表既有先进性,又有广泛性,结构比较合理。
620名代表整体素质比较好,议事能力比较强,是各级领导骨干和各方面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先进模范,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据统计,在620名代表中,既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有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代表。在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模范占有相当比例,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及奖励的共有190名,占代表总数的30.6%,其中,荣获国家级奖励和荣誉称号的81名,荣获省、部级奖励和荣誉称号的109名。代表分布在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占67.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1.1%,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占11.8%。解放军、武警部队党员占2.3%;少数民族党员占11.8%;妇女党员占19.5 %,分别高于少数民族党员和妇女党员占全省党员总数的比例。50岁以下(含50岁)党员占62.4%。代表都是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入党的,1976年11月以后入党的占75%。这是我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标志。代表的文化程度比较高,学历在大专以上(含大专)的占93.9%,比省第十次党代会时提高了7.1个百分点。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占代表总数的24.8%。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的推荐选举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了全省党员的意志,这成为我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党代表推荐、选举工作,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我们党充满无穷活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