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省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06年1月15日
甘肃省财政厅厅长苏志希
在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甘肃省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省级预算的决议
2006年1月20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省财政厅厅长苏志希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甘肃省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及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6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会议同意省十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关于甘肃省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批准2006年省级预算。
一、2005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5年,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各项方针政策,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3.38亿元,完成汇总预算的111.02%,比上年增长18.45%。
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54.56亿元,完成任务的108.33%,比上年增长18.12%。
全省财政支出实现428.04亿元,比上年增支71.1亿元,增长19.92%。
预计全省能够实现当年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财政赤字2.5亿元以上。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深入贯彻“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战略方针,有力支持全省经济发展。
当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136.4亿元,有力支持了我省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省级预算安排重大项目前期费0.5亿元,积极支持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通过争取中央补助19.3亿元、省级转让国有企业股权收益及预算安排近10亿元,重点支持了企业技术改造、政策性关闭破产,基本完成了第二批中央在甘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启动了省属及省属下划国有工业企业、农垦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赠)款7.37亿美元,增加了我省公路交通、生态环境、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二)加大支持“三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和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当年下达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16.65亿元,比上年增加6.03亿元,对市县取消农牧业税后形成的财力缺口给予全额补助。筹集资金2.06亿元,对43个国扶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全省近150万名农村学生享受了免费教科书,近102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了杂费。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5亿元,比上年增加0.47亿元,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的补助力度。各级财政拨付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13亿元,重点落实了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扶贫措施。各级财政筹集资金0.41亿元,支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试点范围由5个县区扩大到14个县,参合人数达到255万人。大力支持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了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积极进行了“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
(三)积极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年拨付社会保障基金补助17.04亿元,保证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完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拨付资金1.74亿元,支持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统一提高10%,当年全省月均低保标准平均提高1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