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历代战事记
平息王辅臣反清之战
一、吴三桂反清、王辅臣响应
1673年,清平西王吴三桂据云南反清。1674年冬,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宁羌响应,旋据平凉,并派兵四出攻掠,今天水以及整个陇右、陇东俱脱离清廷,吴三桂派兵从四川北进,欲与王辅臣合兵进据陕甘,清廷震动,先后派洞鄂、图海督军征讨,张勇、王进宝亦竭力助剿,1676年夏,王辅臣降清,战事遂平。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清廷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反清,在昆明称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并派骁将王屏藩率众攻四川。四川提督郑蛟麟,总兵谭宏、吴之茂率众响应,四川全境遂属反清军,1674年2月,清廷命刑部尚书莫洛督军一部从陕西趋川讨伐。五月,清兵安西将军赫业率部攻占朝天关(在四川广元北),谭宏部反清军南撤。旋王屏藩至川北,加强了反清军力,并遣军频频出击,致清军滞留川陕边境不得进。不久,反清军攻陇南,其中郝龙、陆道清部一度进入秦州境。
六月,清廷又以贝勒洞鄂为定西大将军,助莫洛征四川。十一月,莫洛督将出击,克广元,反清军始退出陕、甘边境,接着以陕西提督王辅臣率部驻宁羌,扼反清军北上之路。
王辅臣早与莫洛有隙,时奉命在其属下随征,更是怏怏不快。不久,因反清军复攻广元,王辅臣要求增兵,莫洛未能及时应允,王辅臣益加不满。适逢莫洛率绿营兵至宁羌。王辅臣见莫洛兵力单薄,便于十二月初四日率军突袭其部,莫洛受伤后死于阵中,其部为王辅臣所并,王辅臣旋派使持书往见吴三桂,表示愿随其部反清,接着引兵北返,至沔县,闻洞鄂率满营骑兵至,巩势孤难敌,便与总兵蔡元、副将白光勇等率部进入陇右,洞鄂闻莫洛死,不知其详,亦不敢战,率部北返西安。
二、王辅臣攻据陇右
王辅臣率部自沔县,经略阳,进入陇南,阶州(今武都)、徽县及所属成县、文县等皆依附。后来在北达秦州后,知州巴山刚也归附,王辅臣决定以位处陕甘要冲的平凉为根据地,北控宁夏,南接巴蜀,东拒清军。于是又率部北抵平凉,驻平凉游击李师膺开城迎降。不久,庆阳、平凉各州尽附于王辅臣。时吴三桂已封王辅臣为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管,并助饷银二十万两,还令王屏藩、吴之茂率部北进,援助王辅臣攻取整个陇右。
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王辅臣派部将白光勇克清水,秦州知州巴山刚率秦州守军克巩昌。陇右其余府、州、县,包括伏羌、宁远皆为王辅臣攻据。
三、清军攻围秦州
王辅臣反清后,清廷大震,康熙帝欲亲征,被众臣谏止,遂下诏斥洞鄂“退缩失机”,令急速进兵攻取平凉和陇右,1675年2月,洞鄂与安西将军穆占、西安将军佛尼埒率军西进,先收复清水,3月进至秦州城郊,巴山刚等趁清军扎营未稳,率军出击,清军慌乱撤退,反清军凭城固守,清军久不能克。四月,王辅臣派兵援秦州,南下直取清军陇山粮道,攻掠咸宜关。洞鄂遣佛尼埒部救援,沿山追击,始败援军。旋因反清军进入陇州(今陕县),佛尼埒又率部转战陇州,由此秦州攻城力量减弱,连攻两月,秦州城未下,康熙闻讯,再次下诏问责。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