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林带绽绿吐翠 茫茫山峦披上新装
武山德援造林面积达5万多亩

迎着初夏的和风,武山县嘴头乡彭坡、高楼乡李坪、滩歌镇北山、温泉乡谢庄、城关镇花坪、沿安乡马蹄等村的大片大片荒山上,新栽植的白杨、落叶松、刺槐、沙棘、山定子等苗木,一行行排列整齐,一片青翠。今春该县已在6个乡镇7个村完成德援造林6210亩,栽植苗木150多万株。同时抢抓今春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在历年的项目区补植补造5300多亩,补植苗木54万株。

武山县以“参与式”、“开放式”的经营新理念,激活了德援造林项目实施工作。2004年春季以来,该县先后在榆盘、杨河、四门等13个乡70多个村高标准、高起点实施德援造林项目。德援项目办的林业技术人员与乡镇干部共同深入项目实施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召开村民大会,完成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荒山到户、确权颁证等工作,在农户自愿提出项目参与申请的基础上,将荒山承包给农户,并为农户颁发了使用70年不变的“四荒地”证书,确定了农户喜欢栽植的树种,做到公开、透明,让农户的观念从“为他造”到“为我造”,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在项目区全面掀起了造林热潮。林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干部加强技术指导,严把苗木关、栽植关,打点放线,现场监督,使造林工程质量达到了标准、规范,每个项目区确定了管护人员,有效地巩固造林的成果。经初步验收,造林混交比例符合德方的技术要求。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德援造林面积52800亩,其中杨河乡刘强村、温泉乡双碌村、四门镇岗头村、榆盘乡店子村等项目区已经形成德援造林万亩林带,各类苗木茁壮成长,使多年的荒山绽绿吐翠,茫茫山峦披上了新装。 (陈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