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共和国
1954年 山丹地震,波及秦安各地。悬物摇晃,人觉摇动。(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1961年 10月1日,岷县闾井北纬34°4′,东经104°47′发生5.7级7度地震。本次地震秦安、清水、甘谷、天水、西和、礼县、武山、岷县等地人皆有感,有惊逃户外者,屋内泥皮灰尘落下,屋瓦有掉落。(《甘肃省地震研究资料》)
10月1日,甘肃岷县闾井地震(5.7级,7度)。秦安人皆有感,有惊逃户外者。屋内泥皮灰尘落下,屋瓦有掉落。(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10月1日8时16分1秒,岷县东闾井地震,震级5.7级。张家川县境人皆有感,有惊逃户外者。屋内泥皮灰尘落下,屋瓦掉落。(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10月1日,岷县闾井地震,武山有震感。房屋泥皮、屋瓦亦有掉落。有惊逃户外者。(陕西人民出版社《武山县志》)
1962年 12月11日,甘谷(洛门-磐安间)北纬34°45′ ,东经105°03′发生5级7度地震。本次地震,主震前天气阴,土雾沉沉。震后第二天睛,没有前震和其他预兆现象。地震是突然发生,先响后震,紧接余震1-2次。最严重的地区,由磐安镇东南至朱圉区,呈北西方向,境内为沟、谷、山岭、黄土地貌,烈度大于六度。震中区土窑坍塌,一般的房屋均遭不同程度的损坏,人都惊逃户外,头昏,站立不稳。天水、礼县大部分人有感。(《甘肃地区地震资料年表》)
甘谷县位于陇南盆地,在秦岭之北,渭河上游,北面为黄土高原。境内是海拔1500-2600公尺的石质山地和黄土丘陵地带,山势陡峻,山麓及山间广大丘陵均为黄土所覆盖。据县志及其他史料记载,在甘谷一带所发生的强烈地震就有8次。
①东汉永建三年(128年2月23日,6.5级, 8度)甘谷地震,极震区在甘谷县南,地坼涌水,坏民居,压死多人,有全家被难无人收拾者。
②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3月1日,7级, 9度强),冀城地震,城郭皆裂,压死居民无数。
③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3月19日),秦州地坼而复合,坏屋舍殆尽,压死4000余人。
④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冀山崩, 压死6000余人。
⑤清顺治十一年六月初八夜(1654年7月 21日,8级,极震区11度强),地大震,声如雷,倾庐舍,山崩地裂,压死300有奇。(有说3000余人)
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1718年6月 19日,7.5级,极震区10度强),地大震,北山南移,复压永宁全镇,礼辛留少半,西北村庄死有存者,伤人30000余口。
⑦清乾隆三十年七月十八日(1765年9月2日6.5级,8度强),甘谷、武山间地大震,压死人口770,倒民房28700。
⑧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 8.5级,11度),甘谷也为重破坏区,倒塌房屋 2万余所,城墙巡房倒塌无数,南山庙宇、阁、塔均倒,山崩地陷,涌出黑水,死1365 人,伤3934人,死牲畜25,144头。
这次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不算大,破坏也轻微。主震前天气阴,土雾沉沉,震后第二天睛,没有前震和明显的预兆现象。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先响后震紧接余震1-2次。本次地震最严重的地区,由磐安镇东南至朱圉区,呈北西方向,境内为沟、谷、山岭黄土地貌,烈度大于6度。震中区有的老朽木架房屋倒塌, 土窑坍塌,一般的房屋均遭不同程度的损坏, 如墙壁裂缝、屋脊、檐瓦掉落等。地表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与崖崩,在人的感觉方面,大都是先听到震声如雷或大风由远而近,接着地动,人都惊逃户外,头昏、站立不稳。
若以这次地震能量的衰减情况来推断,北面可到达通渭、秦安一带;西面可到达陇西、漳县各地,大约距离震中区半径80公里以内的广大地区,人们都有程度不同的感觉。
在烈度分布上很明显的表示出,渭河以南为震中区(6°十和6度区),地震能量递降很慢;但渭河以北没有出现与南面相应的6度区,而地震能量急剧衰减,可能是在渭河下面有构造介面或是有断层存在。实际上在磐安镇渭河北面的山脊部分,出现东西向长达约10公里的断层标迹,山迹下部为大幅度的古滑坡。
在这一带渭河北岸的黄土丘陵,黄土下多为甘肃系红层,古滑坡体多且大,滑动面多为北东向与北西向在上端直交。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都属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捩断层,而北东向断层则更受了陇西系的干扰而加强。故这次地震的成因是以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活动为主,受南北的挤压而发动的。更具体地说:由于陇西系的活动刺激了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促使其发生活动。(1963年兰州地球物理所《张衡纪念册》)
9月12日,武山地震,震中东经105°0′,北纬34°43′,震级5级。房屋倾倒,有牲畜压死……12月11日,甘谷地震。震中东经105°03′,北纬34°45′,震级5级,烈度7度。震中区有土窑坍塌,房屋损坏。(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
9月12日,武山发生5级地震。12月11日12时,武山地震,震级5级,震中北纬34°45′,东经105°03′。地震区域呈北面向,震区土窑坍塌,房屋不同程度受损。震前有声如雷,由远而近,随之地动,人惊逃户外,头昏站立不稳。(陕西人民出版社《武山县志》)
12月11日,地震区在金川、武家河一带,震级5级,烈度6度强。三十里铺玉皇殿两侧6间厢房的顶盖、屋架摇倒,姚家湾倒塌房屋两座。倒塌土窑6眼,墙20余堵;磐安、礼辛、大庄、武坪、巩川、古坡、上店子、好稍科等地墙壁有倒塌,土崖普遍崩塌。(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12月11日,甘谷、洛门间地震(5级,6.5度),秦安北部有感。(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1965年 6月24日6时1分51秒,城关附近发生4级地震。纬度34°08′,经度105°05′。(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1967年 9月17日,(张家川)县境西部发生4.8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5°,东经105°。龙山公社榆树大队至秦安县陇城之间)(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1970年 12月3日3时15分,发生4级地震,秦安北部有明显震感。(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1976年 8月16日22时06分,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平武发生了7.2级强烈地震。接着,在8月22日05时49分和23日,又相继发生了6.7级和7.2级强烈地震。这三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20公里,三次强震叠加后的震中烈度为九度,波及南坪、文县、北川等地,长沙、昆明、甘肃高台、内蒙包头等地有感。天水地区的十二个县(市)震感明显。环扣响动,电灯摇晃,房屋震颤,人站立不稳,个别危墙倾倒。震后,震中地区大雨滂沱,狂风大作,山崩、滑坡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极为严重。(地震出版社《松潘地震》)
8月16日晚10时零6分,四川省的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8月22日相继发生6.7级和7.2级强烈地震。波及张家川。地震烈度为4-5度,震感明显。门环响动,电灯摇晃,地微动,房屋震颤,人站立不稳。震后,大雨滂沱,个别地方出现滑坡溜庄现象。(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8月16日22时6分,四川松潘、平武发生7.2级强烈地震,波及武山。震感明显,门环作响,电灯摇晃,房屋震颤,人立不稳,个别危房倒塌。(陕西人民出版社《武山县志》)
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地震(7.2级,9度),秦安有明显的震感……8月23日,四川松潘、平武又震(7.2级,9度),秦安有明显的震感。(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8月16日22时6分,四川松潘地震,波及天水,有强感。(甘肃文化出版社《秦城区志》)
1982年 4月14日,宁夏海原发生5.7级地震,天水各县有明显震感。(天水市地震局提供资料)
1985年 5月24日,甘南舟曲发生5.0级地震,天水各县有明显震感。(天水市地震局提供资料)
1986年 5月26日,(甘肃省)华亭县发生4.5级地震,波及张家川。(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1987年 1月8日,甘南迭部发生5.8级地震,电灯摇晃,人在床上坐之不稳。(天水市地震局提供资料)
1987年 10月25日,礼县发生5级地震,秦安有震感。(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2001年 8月31日,甘肃天水市秦州区石马坪北纬34°32′,东经105°44′发生3.0级地震。(天水市地震局提供资料)
2001年 9月3日,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北纬34°26′,东经105°48′发生2.5级地震。(天水市地震局提供资料)
2008年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北纬31°00′,东经103°30′之间发生8.0级大地震。天水市七县区均有强烈震感,地震持续时间约2分钟,据初步测定,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地震破坏烈度为7度,秦安、甘谷、清水、武山、张家川五县在6一7度之间,之后共发生余震2000多次,其中4级以上156次。地震导致人员伤亡,山体滑波,房屋倒塌,交通受阻,通讯中断,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是我市建国以来震级最强、范围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据初步报告,这次地震涉及到天水市113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2505村、102个社区、47.73万户、190.93万人,全市需转移安置人口22.7万人。截止5月17日,全市有9人死亡,81人受伤,其中重伤10人;倒塌房屋10136户、36846间,形成危房22664户、49850间;紧急转移安置灾民3048户、13384人;死亡大家畜1165头;家禽3100多只。全市143个企业受灾严重,倒塌厂房19幢、办公楼2幢,形成危房3476间,倒塌围墙7500多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360万元。锻压厂老厂区部分山体滑坡;秦州区污水处理厂入水口至沉沙段有三处不同程度的裂缝,渗水严重,造成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中石油管道天然气天水公司气化站4个低温LNG储罐罐基开裂。全市共有462所学校严重受灾;21所学校部分校舍倒塌,面积2134平方米;形成严重危房65376平方米,涉及学校113所;倒塌围墙7528米,涉及学校239所;学生伤亡24人,其中死亡4人,受伤20人;教师受伤20人。城乡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国道310、316线多处山体滑坡、部分路段塌方,路基下沉,涵洞塌陷,桥梁裂缝,县乡道路、通乡通村道路受损严重,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全市县乡公路塌陷3520米,塌方24998立方米,受损桥梁4座。城区及五县城市主次干道70余条、桥涵20余座不同程度损坏,自来水供水管道多处破裂。全市30个通讯基站受损严重,部分基站的围墙倒塌,基站铁塔严重倾斜,供电中断,致使覆盖范围内的客户通信中断。天水一东岔一宝鸡方向的木地网通信光缆阻断,导致部分客户的通话无法实现。
5月12日14时43分,四川汶川县北纬31°00′,东经103°30′发生6.0级地震,天水有明显震感,但没有灾情发生。
5月13日15时07分,四川汶川县北纬30°54′,东经103°00′发生6.1级地震,天水有明显震感,但没有灾情发生。
5月16日13时25分,四川理县北纬31°24′,东经103°12′发生5.9级地震,天水有明显震感,但没有灾情发生。
5月18日01时08分,四川江油市 北纬32°06′,东经105°00′之间发生6.0级天水有明显震感,但没有发生灾情。
5月25日,四川青川县北纬32°36′,东经105°24′之间发生6.4级地震,天水有明显震感,但没有灾情发生。
5月27日,四川青川县北纬32°42′,东经105°36′之间发生5.4级地震,天水有明显震感,但没有发生灾情。同日,陕西宁强县北纬32°48′,东经105°36′之间发生5.7级地震,天水有明显震感,但没有发生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