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你畅游景点:领略天水五大文化
秦早期文化
□天水日报记者 陈禄堂 肖汉丽
秦始皇一统天下,您当然知道。但你或许不知道,天水是秦始皇祖先生存繁衍、发展壮大之地,也是秦人的福地,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从而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
据《史记·秦本记》记载,商末周初,秦人先祖中谲“在西戎,保西垂”从而开始了秦人、秦族和秦文化的举起,中商后经14世,历时约300年,早期秦人在其历代先主的率领下,与西戎各族杂居,以保卫西周门户而示得承认和发展。
天水是秦人的发祥地。据《史记·秦本纪》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天水一带周时称犬丘)。”非子在此牧马有功,于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于秦亭。自非子“邑之秦”以后,历六世,经200多年的发展壮大,至秦襄公时,秦人的主要势力才东迁至陕西关中一带。在天水,秦人的遗迹不少。牧马滩曾发掘出一大批秦汉墓,珍贵的文物有木板地图和纸地图,是我国最早的实物地图;战国秦简计471枚,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生活与文字的重要文献。原先属天水所辖的礼县大堡子山,是有名的秦公大墓,国宝级文物秦公簋就出土于该地。著名的“秦权”出土于秦安县。秦人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于公元前688年在天水市的清水、甘谷两地建立了邽县和冀县,这是我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县。秦国早期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甘肃天水一带。
说到“秦文化”,必须认识,它本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区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围大致上是今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甘肃一带。它为秦人(秦族)所有,存在于西部的诸侯国秦国的领地内。它又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历史,经过许多世纪,达到顶峰,有一个极短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以政治统一为背景的全国性的文化——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战国期间秦国的占领范围不断扩大(到公元前3世纪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随着秦的军事征服、势力扩张、人员迁动,秦文化所影响和覆盖的地区不断扩大。在这样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秦文化对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内容是越来越丰富的。
到秦朝完成统一,实现了对全中国的统治,进而又采取许多措施巩固和发展统一,包括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识地统一思想、文化,以至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史记·礼书》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这是说,秦朝对六国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确定的原则是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治,以吏为师。推行这些政策的极致,就是实行“焚书坑儒”的野蛮举措,予文化以严重的摧残,对思想和学术自由更是沉重的打击。因此,秦文化对于中原传统文化又并非主要是“依古以来典法行之”。
由于秦朝统治的时间很短,其目的在于统一思想文化的政策并未来得及完全实施,亦未取得预期的成效。与此同时,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统一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他文化予以充分 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统一的短时期内,秦文化并没有和东方六国文化融为一体,其作为全中国的主导文化的地位,也没有来得及完全得以确立。在原属东方六国的广大地区内,各区域文化继续表现着它们的特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