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靖国军内部产生分歧,加之张义安作战牺牲,部队陷入困境。孙中山委派于右任从上海抵达三原老家,整编部队,就任总司令,邓宝珊任第四路军胡景翼部团长。孙中山电令西南诸省靖国军出兵援陕。图为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军长叶荃与邓宝珊(右)相见时合影。

邓宝珊回到天水不久,便去陕西关中寻找革命同志。1914年夏秋之季,聚集在陕西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激于大义,相互结纳到华山脚下玉泉院,以“讲学”为名,共商讨袁大计, 史称“华山聚义”。主要成员有:陕西郭希仁、井勿幕、胡景翼、张义安、董振武、高世英、刘守中、史宗法、刘霭如、岳维峻,山西续桐溪、李岐山、续范亭,福建何遂,河北孙岳,甘肃邓宝珊等。此后,革命党人以陕西三原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袁世凯称帝,陕西讨袁护国军成立,胡景翼任第一旅二团团长,邓宝珊任该团“十大连”中之第七连连长。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陕西革命党人起而响应。1918年1月,邓宝珊同张义安、董振武发动三原起义,加入陕西靖国军,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邓宝珊任前敌总指挥。孙中山曾致信邓宝珊,“藉问劳苦, 并以为勖”,鼓励他“坚持初志,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