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3年以来,张家川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各条工作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求真务实、业绩突出、社会公认的“十佳”先进集体和个人。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挖掘典型,展示“十佳”模范集体和个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干事创业、创新实干的奋斗精神。张家川新闻中心特开设《先锋引领》和《时代标兵》栏目,对8月12日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表彰大会上表彰的木河乡庄河村等60个模范集体和马金彪等150名模范个人先进事迹分期予以刊发。
马宝平的教师节礼物
——记张家川县民族团结进步“十佳教师”马宝平

▲马宝平辅导学生功课 供图/米家小学

▲马宝平修改学生作业 供图/米家小学
“老师您辛苦了!”
9月9日,星期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乡米家小学教师马宝平推开他熟悉的教室门时,一群稚嫩的声音饱含深情的说出了让他眼睛湿润的六个字。收起幸福的笑容,马宝平走上讲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明天,马宝平将迎来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第十八个教师节。十八年来,每年都会听到学生们说这句话。“老师您幸苦了!”,简简单单六个字,在马宝平看来,却是每年中最让他欣慰和感动的礼物。
当老师是一种幸福
1996年,大专毕业后,马宝平被分到了张家川县刘堡乡米家小学,那时候学校条件远比现在艰苦的多,回想走进学校的那一刻,马宝平说:“没有失望,就是觉着开始实现理想了,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小时候上学时的艰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时候给我带来力量的是我慈祥的班主任。因为他的鼓励,我才有了当老师的梦想。不曾想,一转眼,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8年。”马宝平一边翻阅学生的作业一边和记者交流着自己的工作经历。
“忘不了,小学班主任的温暖。”马宝平说,小学时,家里条件艰苦,上学的路很远,但是为了能学到知识,有时候就算感冒了都要硬撑着走10里地到学校上课。
马宝平回忆,小学时自己的学习成绩差,那时他的班主任老师为了不让他落下功课,几乎隔两天放学后都到他家为其补课,然后再步行赶10多里的路回家。每当班主任老师来家时,他们一家人都会很开心,爷爷和爸爸见到班主任老师的笑容,马宝平至今铭记,当时的他对全家人说:“当老师真幸福,这么受人尊敬,我也要做受人尊敬的老师。”
辛苦是一种责任
从踏上讲台那一刻,马宝平一直鞭策自己,告诉自己要努力,要付出。
“每次想到家里人见到自己老师的那种笑容,我就有一种动力。但是,我知道要想得到那种笑容,就要有付出,就要有努力。不仅仅是为了收获那份尊敬,更是为了那份责任。我要为老师这个职业负责,要为学生和家长负责。”当上教师之后,马宝平才深知老师两个字有多重,才明白要想让学生和家长满意,除了幸苦,更要带着责任去教学。
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和城区小学的孩子有着同样优秀的成绩,马宝平经常自费买来最优秀的小学教案,一遍遍研读讲课技巧。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在一直保持学习兴趣,马宝平学会了电脑,自己上网查阅各类知识点,让后一条一条记下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一向节俭的马宝平,把自己的“砖块”手机换成了可以顺畅上网的智能手机,课前课后,让有疑问的学生查阅信息。
乡村小学的教学任务很繁重,一个人要带几个班的课,一天课下来,往往会腰酸背痛,有时候拿粉笔的手指关节会疼的端不稳水杯。尽管如此,马宝平还是坚持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充电学习。在他看来,只要孩子们有进步,再幸苦都值得。
“我很欣慰,自己的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着新鲜感。我也很庆幸,孩子在和我的朝夕相处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是慢慢学会了做人。他们越来越懂礼貌,每天都会很关心的和我打招呼。我深知,这是我幸苦工作换来的。我很感激孩子们对我的认可和爱戴。”谈起自己的学生,马宝平一直在微笑,仿佛在微笑的那一瞬,自己的一切幸苦全部烟消云散了。
教师节的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马宝平付出的是辛劳和汗水,而他收获的却是一份份充实。就在这个教师节来临之前,马宝平被评为“张家川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佳教师”。带着荣誉的光环,再次走进学校的马宝平,平静的翻开历年来他获得的荣誉,1996——1997学年度,县级优秀教师;2010——2011学年度学区调研考试第一名;2010——2011学年度学区优秀教师;2011——2012学年度学区优秀教师……
面对荣誉,马宝平淡淡的说:“路还很长,要一直走下去。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一天,就该给孩子多一份关怀,比起这些荣誉,学生的一句‘老师您幸苦了’更值得我去珍惜,我期待下一个教师节听到孩子们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