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2013年7月6日将迎来60周年华诞。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全国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建县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张家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60年风雨历程,60年沧桑巨变。为了充分展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60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从即日起特推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热烈庆祝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百一十三
秦岭细鳞鲑实现人工养殖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在省渔业技术总站的具体指导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土著鱼类人工养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首次实现珍稀鱼种秦岭细鳞鲑全人工养殖,成鱼养殖成活率达到93%,并将其中的5000尾放流到野外,相关研究成果也达到了国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

花园村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地处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的马鹿河流域,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19.5平方公里,占22.9%,缓冲区62平方公里,占72.9%,实验区3.5平方公里,占4.2%。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也是秦岭细鳞鲑省级种质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从2011年,张家川县邀请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驻扎在繁殖场,在张家川县马鹿乡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首次开展了人工繁殖试验,通过人工授精,产受精鱼卵10000余粒。2012年孵化秦岭细鳞鲑鱼苗17000余尾,使张家川县秦岭细鳞鲑的人工养殖数量达到20000余尾,繁殖技术取得首次成功。

据了解,通过人工注射催产,今年,张家川县马鹿乡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的珍稀鱼种秦岭细鳞鲑将达到20万尾的鱼苗孵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