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武威>>正文

民勤绿洲濒临消失 温家宝连续11次作出批示
(2006-9-20 15:22:45)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 东方网   打印本页

北方最大沙尘暴中心——民勤之漠

本报记者章轲发自甘肃兰州民勤

2005年,位于甘肃民勤盆地上游的石羊河红崖山水库干涸,民勤绿洲濒临消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11次作出批示和指示,并多次告诫:“决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今年3月,甘肃省政府从西营水库和黄河景泰调水救急,甘肃省有关单位也着手制订修复民勤盆地环境的方案。

“如果没有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水论水,仅靠水利措施治水,越治问题越大,越搞越糟糕。”陈广庭说出了心中的隐忧。陈广庭,著名荒漠化问题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沙漠化和民勤生态研究

沙尘暴之源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连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最大沙尘暴中心和起源区之一。

近20年间,由于石羊河上游的垦区拦蓄引水,气候趋于干旱,绿洲已由过去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荒漠化面积达94.5%,荒漠边缘正以每年3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

据了解,民勤的生态恶化主要表现为祁连山冰川退缩,草甸和森林遭到破坏,水源涵养功能衰退;上游土地山区不适当的土地开发和中游武威地区的过度开发耗尽了地表水资源;下游民勤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使地下水位下降,绿洲林网和周围固沙植物根系够不到水而死亡,整个生态体系因水链条的断裂面临崩溃。

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计,今后5至10年内,民勤不仅生态环境很可能继续恶化,而且人口贫困与生态贫困的结合,将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机制,即人口贫困导致用水技术落后、用水技术落后导致水的使用效率低下、水的使用效率低下导致用水量很大、大的用水量导致大量超采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导致地面植被枯死、地面植被枯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则导致人口贫困进一步加剧。事实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带来了严重的返贫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民勤目前有 53 个村、367 个组、8484 户、36791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面达60%。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正急速丧失,造成人口大量外流。

历史的积欠

陈广庭肯定地说:“整个环境退化过程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错误的政策主导了人的行为。”

据陈广庭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民勤的生态问题刚显露时,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兰州大学地理系的有关专家就一再对石羊河流域的问题提过不少意见,但没有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以至于环境问题积欠到如今的严重程度。

1958年大跃进时期,政府曾组织群众到冰川撒草木灰,搞“融冰化雪”,致使祁连山冰川提前融化,“冰川水库”面积迅速缩减;20世纪90年代,政府在祁连山山区搞“冷粮高产”试验,使石羊河出山水量大大减少,诸如此类的政策错误值得好好反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由于民勤是明清帝国“镇番”的前沿,而阿拉善却地处塞外,所以以明长城为界,发展出两种全然不同的经济模式:长城以内的民勤是水利-农耕经济;长城以外是草原-游牧经济。

“但事实上,农耕经济方式并不适合民勤。”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秘书长邓仪对记者说。甘肃省委书记苏荣承认,耗水型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长期以来,河西作为甘肃省的重要粮仓,为当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河西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不可否认,大面积的垦荒种粮和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百年的“水案”之争

民勤县年需水量7.72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差6.13亿立方米,而供需差全部靠提取地下水供给,这样全县年净超采地下水就达4.28亿立方米。

民勤县委书记陈德兴告诉记者,大面积的挖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每年仍以0.5米至1米的速度下降,照这种速度,不出17年,民勤的地下水就会被抽干。

石羊河流域涉及武威、金昌、张掖和白银4市9县(区),由于上下游多次重复利用以及地下水的超采,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72%,而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与上游的用水矛盾古已有之。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中下游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再加上水文周期趋旱,争水纠纷有增无减,尤其是中游截水现象突出,并最终酿成1962年民勤部分群众用炸药炸武威水坝未遂事件。

炸坝一事最终促成了“三县分水”方案的诞生。1962年10月至1963年4月,甘肃省政府、武威专区公署颁布了关于三县分配使用石羊河水的《用水问题规定》,也就是所谓的“三县分水”方案。方案规定:自武威县的石羊河、西营河,永昌县的东大河每年向民勤调水。

但方案的出台并未缓解民勤的用水危机。

1981年,随着金昌建市原来的“三县分水”演变为“三县一市”的分水方案,民情的用水形势较以前更为严峻。

原甘肃省副省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说:“水文条件的变化是由多种多样的原因造成的,有的是由于自然条件发生了变化,更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上游过度开采、利用不当,下游就受危害。”

专家质疑治水老路

民勤的沙漠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整个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息息相关。甘肃省委书记苏荣在民勤调研时说,民勤的生态治理问题,既是武威市和民勤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职责,也是省委、省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3月初,甘肃省政府批复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及2005年~2006年度水量调度实施计划》,就武威、金昌张掖、民勤等地的用水做了规定。

陈广庭告诉记者:“民勤或石羊河环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没有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水论水,仅靠水利措施治水,越治问题越大。”

陈广庭分析,干旱地区有水才有绿洲,地下水和地表水是一个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体。西北干旱区降雨稀少,地下水的补充来源主要靠山区河流的渗漏补给。现在许多地方(包括石羊河流域)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分管制,地表水管理部门从不顾及地下水的补充,在出山口地区修建水库,用固化的渠系替代了水库以下自然河道,断绝了地下水的所有补给来源。

陈广庭说:“现在,由甘肃省水利科学设计院提出的方案仍然沿着治水老路进行,听说准备再修6座水库,几百公里的水泥渠道。这样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不利,并继续破坏生态平衡!”

陈广庭不同意从流域内调水。他认为,流域内调水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给调出水源的地方造成新的环境问题。上书国务院根据多年的调查,今年6月陈广庭写了一份题为《荒漠化专家质疑民勤生态环境恢复方略》的报告,并于不久前通过中科院以及其他途径递交给了国务院相关部门。

根据陈广庭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们的观点,恢复民勤盆地的生态平衡要从整个石羊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入手:

产流区建立以保护水源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实行封禁,严禁挖土采石、放牧活动,保护和抚育草甸植被,涵养水源;(出山口以上)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种植人工多年生牧草和对夏牧场制定限牧期(如春季牧草返青季节);中游农业推行节水灌溉、温室温棚,工业和生活用水也要进行限制,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建设节水性社会;下游采取补水措施,恢复地下水,逐步恢复植被和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从源头地区到下游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方针,可以总结为“封育、退还、节约、回补”八个字。

相关链接

水是民勤绿洲的命脉。石羊河流域涉及武威、金昌、张掖和白银4市9县(区),由于上下游多次重复利用以及地下水的超采,而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与上游的用水矛盾自古有之。在民勤历史上,曾经有两任县主要领导或率众炸坝,或私自上访,与上游争水,但都受到撤职查办的处理。

今年3月10日,甘肃省开始实施首次石羊河流域调水行动,调水量达600万立方米。不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陈广庭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如果没有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水论水,仅靠水利措施治水,越治问题越大,越搞越糟糕。

记者观察

水安全尚未被提高到战略高度

水是农业的命脉。

当记者在民勤采访之后,却深深地感觉到——水,不仅对农业重要,对城市同样重要。

回到北京后,记者时时会翻看在民勤拍摄的照片,一个紧靠在土墙上的西北汉子的样子,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他叫盛红强,在他的世界中,只有两样东西:土墙和盐碱地。

盛红强从小就生活在民勤县城以北100多公里处的西渠镇煌辉村,不远处,曾经是碧波荡漾的青土湖。他的脚下,也曾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富饶之地,有“小粮仓”之称。

煌辉村原有8个社,214户,917人,耕地4600亩。但如今,青土湖早已被黄沙掩埋,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已经在这里交汇。

盛红强的两旁,大片大片的农田已经严重盐碱化,一眼望去,银白耀眼,像是下了一层雪。他的身后则是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家园。

近30年来,由于上游来水锐减,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持续恶化,植被大面积枯死,大片土地被流沙吞噬,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丧失。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外流人口逾500人,仅煌辉四社,原有的23户、123人,现只剩2户、8人。

“沙进人退。”盛红强无奈地告诉记者,村里的人绝大部分已经撤到2公里远的移民区。

民勤的今天,是天灾,更是人祸。

如果不是历史上人为的政区划分,民勤无论从气候、地形、地貌、水土等方面看都属于阿拉善高原而非河西走廊。从地图上看,民勤县完全是嵌在内蒙古的版图之中。

说白了,以民勤的土地等资源环境,或许更适合游牧经济,而非农耕经济。

实行农业耕作后,种植了玉米等大量耗水作物,在降雨减少,地下水位很难得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大肆开荒种地的后果是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据说,民勤上世纪70年代,打机井只需要打40~50米,而现在大部分的机井都在100米到120米深。

“民勤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个水的问题,有水就是绿洲,无水就是沙漠。”甘肃省委书记苏荣说。

水、土、能三大资源危机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三大资源互为因果的关系中,水资源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60%,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45.58%,不论是改造中低产田,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都离不开水。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许多地方仍然没有做好水的文章。比如,在不适合种树的地方种树,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剧的水资源危机,更有甚者,大量向江河中排污,将有限的水资源变得更为稀缺。(第一财经日报)啊丰


最 新 图 片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结束“有县无城 大风卷沙尘 “吞没”兰州城 兰州30余人围殴警察 50名警力赴现 甘肃徽县血铅超标事件住院人数增 联合国新丝路城市申报大型公益路 2006中国·甘肃国际舞狮舞龙旅游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民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见闻
·民勤沙逼人退 绿洲逐年消亡(图)
·民勤一中:一流教育在沙乡 陇原名校铸辉煌
·中国道教界支持甘肃民勤生态治理
·“6·17”前夕 甘肃开展“认领”沙漠活动
·人民大会堂里共议“拯救民勤”
·拯救民勤全球行动:“认领”沙漠享受国家税收
·拯救民勤行动有序进行 首批治沙区域划定(组图)
·走进民勤报道:苏武山下一个女人的田园之梦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民勤绿洲濒临消失 温家宝连续11次作出批示
·陇南徽县血铅事件续:中央储备驱铅药运抵徽县
·北京奥运贵金属纪念币22日抵兰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结束“有县无城”历史
·血铅之害:“畸形”政绩观导演出的一幕悲剧
·平凉公安分局出动警力阻拦合法工程建设
·甘肃省民间艺术品展览展示活动开幕
·甘肃省十届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25日召开
·兰铁局负责人就甘肃铁路运输情况答问
·徽县交通事业蓬勃发展
·武威: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论丛:新闻策划如何先声夺人
·古元章: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
·樊得智:推动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揭开莫高窟北区神秘面纱(组图)
·甘肃陇南徽县“血铅超标”事件再追踪
·大风卷沙尘 “吞没”兰州城
·甘肃省委书记、省长陆浩在酒钢公司调研
·甘肃省商标品牌战略成绩喜人
·省委副书记王宪魁:确保换届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