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共华亭县委书记 樊得智
华亭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县份,如何破解资源型经济带来的“成长烦恼”,走出一条符合县情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华亭县在“十一五”期间亟待探索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这一历史性课题,华亭县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机制和新体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全力推动发展转型,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深入挖掘华亭优势。华亭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尤以“三宝”优势明显。首先是煤。华亭境内煤炭总储量达21亿吨,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这是华亭发展的最大优势。同时,陶土、坩泥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其次是山。就是风景秀丽的关山,特别是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莲花台风景区就坐落其中。莲花台是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遗址,被誉为“秦皇祭天第一坛”,上是中国第一座祭祀黄帝的轩辕庙;另外,仙姑山、皇甫山、双凤山、野狐峡和石拱寺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这是华亭发展的新优势。第三是人。华亭县人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带来了全国各地的优良品质和作风,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比较强,具有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性格,人力资源十分雄厚。这是华亭发展的根本优势。
准确把握华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入“十一五”时期,华亭的发展出现了三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是以全县人均GDP达到1050美元为标志,华亭县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徘徊不前。二是以工业化指数达到63.8%为标志,华亭县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新型工业化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将优化升级,农民开始向城镇大量聚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更为注重,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三是以城镇化水平达到34.2%为标志,华亭县已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会展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将蓬勃兴起。综合分析,华亭从今年开始已整体进入“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科学确立华亭进入新阶段的发展战略。华亭今后的发展战略概括起来就是“转型”二字,转型的实质就是逐步减少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是,以推动发展转型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实现总体小康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省前列为目标,以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延伸产业,强力反哺农业,全力经营资源,奋力推进创新,力争把华亭建成全省最大的、西北最重要的和全国有影响的绿色能源工业基地。具体来说,就是要落实率先、延伸、反哺、经营、创新“十字”思路,推动发展转型。
全力抓好全员招商、全民创业。延伸、反哺和经营,表面上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如何在市场经济中运作项目、筹措资金、创新机制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招商引资。因此,必须大力实施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作部署,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为推动发展转型提供得力抓手。一是实行全员招商。二是实行全民创业。三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
把抓干部、促落实作为根本措施来抓。深化“十字”思路,推动发展转型,必须不断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这是加快各项工作任务迅速落实的关键。一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县委议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用人看品德、看能力、看业绩和干部工作制度化、民主化、年轻化“三看三化”的要求,制定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二十条”意见。三是探索建立人权、事权、财权相统一的推行机制。按照“放权、定责、搞活”的原则,赋予全县六个突破性工作领导小组充分的财权、人权、事权。四是组织开展“三看一比”活动。广泛开展发展看落实、为民看落实、能力看落实、转型比落实活动,在县电视台开设乡镇、部门和企业“一把手”电视访谈栏目,推行落实承诺制,实行机关干部午餐戒酒,促进干部作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