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召开2012年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新闻发布会
公选50名正副处级领导干部

为了进一步扩大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一批处级领导干部。7月31日下午,由天水市委组织部、市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联合召开天水市2012年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新闻发布会。50名正副处级领导干部将进行公选。
此次公选工作在继承发扬过去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探索走出一条从“零星公选”到“统筹公选”、从“圈内选人”到“开放选才”、从“考试选人”到“适岗选能”的新路子。
据了解,此次公选人数较多。一次性公选10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和4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这是我市公选领导干部数量最多的一次,在市州一级公选领导干部数量也是最多的。同时考虑对差额票决后未确定为本次拟任人选的,两年内安排使用,不是市管后备干部的,如符合条件,列入市管后备干部管理。二是公选任职资格。即不确定具体公选职位,只竞争任职资格。对拟任人选,由市委根据干部德才表现及特长统筹安排岗位,做到用当其位、人岗相适,避免过去几次公选的一些不足。三是注重基层和多岗位锻炼经历及平时表现。改变过去公选由笔试、面试两次考试成绩决定竞争入围的情况,这次公选竞争者的综合成绩由4部分组成,增设了基础资格分,由工龄分、学历分、职务分、经历分、年度考核分和后备干部分等6部分组成,并且占有较大比重,竞争者一开始就有了得分,尽量体现重视基层、重视实绩和多岗位锻炼的选人用人导向,使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更有优势。四是注重测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和面试的权重设置为30%和25%,弱化了“考”的份量。试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命制,出题方向更加注重测试报考者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会干不会考”和“干得好不如考得好”的问题,力求形成以“考”促“干”的导向,真正让会干、能干、干得好的也能考得好,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五是全程量化、全程公开。比较科学地设置了综合成绩的计算分项和比例,满分100分的综合成绩中基础资格分占30%,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25%,考察得分占15%,实行差额考察、差额比选、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全过程量化。资格条件、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等各环节的工作全部公开,力求公开透明。六是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严格遵循有关干部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我市干部队伍的实际,综合考虑了市直单位与县区、党政与事业、机关与基层、事业与企业之间等各个方面干部的因素,使竞争的前提和环境公平公正。考虑到市直单位科级干部普遍年龄偏大的现状,报考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年龄为48周岁以下,尽量使得市直单位一些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较长、工作实绩突出的科长也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做到“不惟年龄、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充分调动各个年龄段和各类身份干部的积极性。
这次公开选拔,是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真正把综合素质好、作风扎实、踏实干事、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出来,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干部保证。
天水市2012年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
情 况 介 绍
中共天水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市委考核办主任 师平安
(2012年7月31日)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按照市委安排,我就这次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为了进一步扩大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一批处级领导干部。为了做好这次公选工作,市委组织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要求,结合市管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市直部门和“法检”两院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调研情况,起草了《天水市2012年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公选方案》)。《公选方案》起草后,市委组织部分别召开了县区委书记、部分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区委组织部部长和部分市直部门政工人事科长、市级民主党派和群团主要负责人、部分乡镇(街道)党委书记等五个层面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在此之后,分别呈送市委各常委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在广泛征求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公选方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最后,市委常委会议于今天上午研究审定了《公选方案》。
与过去的几次公选相比,这次公选工作在继承发扬过去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探索走出一条从“零星公选”到“统筹公选”、从“圈内选人”到“开放选才”、从“考试选人”到“适岗选能”的新路子。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和特点:
一是公选人数较多。一次性公选10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和4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这是我市公选领导干部数量最多的一次,据了解,在市州一级公选领导干部数量也是最多的。同时考虑对差额票决后未确定为本次拟任人选的,两年内安排使用,不是市管后备干部的,如符合条件,列入市管后备干部管理。
二是公选任职资格。即不确定具体公选职位,只竞争任职资格。对拟任人选,由市委根据干部德才表现及特长统筹安排岗位,做到用当其位、人岗相适,避免过去几次公选的一些不足。
三是注重基层和多岗位锻炼经历及平时表现。改变过去公选由笔试、面试两次考试成绩决定竞争入围的情况,这次公选竞争者的综合成绩由4部分组成,增设了基础资格分,由工龄分、学历分、职务分、经历分、年度考核分和后备干部分等6部分组成,并且占有较大比重,竞争者一开始就有了得分,尽量体现重视基层、重视实绩和多岗位锻炼的选人用人导向,使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更有优势。
四是注重测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和面试的权重设置为30%和25%,弱化了“考”的份量。试题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命制,出题方向更加注重测试报考者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会干不会考”和“干得好不如考得好”的问题,力求形成以“考”促“干”的导向,真正让会干、能干、干得好的也能考得好,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
五是全程量化、全程公开。比较科学地设置了综合成绩的计算分项和比例,满分100分的综合成绩中基础资格分占30%,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25%,考察得分占15%,实行差额考察、差额比选、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全过程量化。资格条件、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等各环节的工作全部公开,力求公开透明。
六是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严格遵循有关干部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我市干部队伍的实际,综合考虑了市直单位与县区、党政与事业、机关与基层、事业与企业之间等各个方面干部的因素,使竞争的前提和环境公平公正。考虑到市直单位科级干部普遍年龄偏大的现状,报考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年龄为48周岁以下,尽量使得市直单位一些年龄偏大、任职时间较长、工作实绩突出的科长也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做到“不惟年龄、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充分调动各个年龄段和各类身份干部的积极性。
这次公开选拔,是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市委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真正把综合素质好、作风扎实、踏实干事、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出来,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干部保证。
谢谢大家!
天水市2012年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
新闻发布会记者问答实录

1、天水电视台记者问:这次公选的工作程序及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中共天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李吉祺答:按照《公选方案》要求,这次公开选拔工作按照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初审、资格复审、笔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比选、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公示、适岗比选、决定任命等程序进行。
在时间安排上是这样考虑的: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后,在《天水党建网》上发布公告,同时在明天的《天水日报》上刊登公告全文。报名工作从8月1日开始至8月3日结束;资格初审工作从8月2日开始至8月4日结束,由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及市属企业组织(人事)部门对本县区、本单位的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确定基础资格分,在一定范围内公示。8月5日至8月6日由市公选办对各县区、各单位呈报的有关材料进行资格复审;8月11日举行笔试;8月18日举行面试;8月20日至8月27日市委派出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考察工作结束后,按照时间安排进行差额比选、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公示、适岗比选、决定任命等环节的工作,整个公选工作大致在8月底结束,时间一个月,体现节约、效能的原则。
2、兰州晨报记者问:这次公选报考人员要符合那些具体条件?
中共天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李吉祺答:这次公选报考人员除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六项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
(2)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卫生系统专业技术单位领导干部的,应当具有全日制医学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报考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应当是现任正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或任副处级2年以上干部。报考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应当是现任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或任正科级3年以上干部。市属国有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人员,比照相应职务层次执行。
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35岁及以下年轻干部和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干部,报考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可放宽到任副处级1年以上;报考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可放宽到任正科级2年以上。
任职时间计算截止2012年7月31日。
(4)报考正处级领导干部的,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61年8 月1日及以后出生);报考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年龄在48周岁以下(1963年8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报考卫生系统专业技术单位领导干部的,年龄可放宽到50周岁以下(1961年8 月1日及以后出生)。
(5)近三年年度考核等次在称职(合格)以上。
(6)身体健康。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
(1)正在接受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
(2)受党纪政纪处分,仍在处分影响期限内的;
(3)受过刑事处罚的;
(4)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5)有影响任职的其他情形的。

3、天水晚报记者问:听刚才介绍,这次公选新增加了基础资格分,由六部分组成,请问基础资格分如何计算?
中共天水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闫斌答:基础资格分按百分制量化计算,计算公式为:
基础资格分=工龄分+学历分+职务分+经历分+年度考核分+后备干部分
具体评分标准为:
工龄分满分18分。工龄分=工龄×0.6分,超过18分按18分计算。
学历分满分20分。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20分,仅有研究生学历或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的16分;仅有大学学历的14分;大专学历的12分。
职务分满分20分。报考正处级领导干部的,正县处级非领导职务20分,副县处级领导职务18分,副县处级非领导职务16分;报考副处级领导干部的,副县处级非领导职务20分,正科级领导职务18分,正科级非领导职务16分。
经历分满分12分。经历分为乡镇(街道、社区、村)、县区、市直部门、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每个经历按2分计算;不同领导岗位工作的,每个岗位按2分计算。以上分数累计后最高不超过12分。
年度考核分满分20分。近三年考核均为优秀的20分,两年优秀的16分,一年优秀的14分,三年均为称职或合格的10分。企业干部考核比照执行。
后备干部分满分10分。报考者是市管后备干部的为10分,不是市管后备干部的不得分。

4、天水日报记者问:我觉得这次公选“不确定具体职位,只竞争任职资格”是一大特点,请问这样做的考虑是什么?
中共天水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闫斌答:是的,在总结以前公选工作,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研究,这次公选不确定具体职位,只竞争任职资格,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这样做,主要是考虑通过基础资格分和笔试、面试、考察等一系列程序,把优秀干部先比选出来,然后由市委根据干部品德、经历、特长和工作实绩,结合干部交流,统筹安排岗位,做到用当其位,人岗相适,避免以往公选时有的职位因报的人多,使一些优秀干部没有选上,而有的职位因报的人少,出现“矮子里面拔将军”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