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发展难题 促进科学发展
天水市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王志新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政策手段。作为地税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转变税收增长方式,强化税收执法理念,优化纳税服务环境,用足用活税收政策,做大地方税收规模,推动地税事业跨越式发展,为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增强抓好地税工作的紧迫感。
近年来,天水市委、市政府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坚持“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战略思想,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和增量大幅提高。我市与全国同类城市和全省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资金不足、人均可支配财力少、税收收入特别是地方税收收入规模和总量较小的问题,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在税收增长上贡献不足,缺乏支柱性产业和优势项目的支撑和带动,全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为我市组织地税收入带来巨大压力。这就要求地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树立“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的思想,加大征收力度,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收入水平和税收收入总量,筹集更多的财政资金,扩大投资,扩大生产;要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做好新时期地税工作,坚持“严密监控税源应收尽收,着力培植税源应免尽免”的科学征管原则和“税源有限、管理无限”的税收征管方法,一方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应免的不打折扣落实到位,支持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的经济税源;另一方面加大征收管理力度,应收的税收全额组织入库,增加财政收入,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多财力保障。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培育更多经济税源,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规模决定税收规模,经济结构决定税收结构,经济速度影响和制约税收速度,反过来税收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地税工作必须彻底跳出“就税论税”的思维,正确认识和处理税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坚持依法治税、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主旋律,实现税收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而传统的税收增长方式只强调应收尽收,忽视应免尽免,削弱了以税收杠杆引导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我们将继续在优惠政策的落实上下大功夫,在应免尽免上做文章,将国家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符合优惠政策的企业,落实到每一个符合优惠政策的纳税人,以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企业的持续发展保证税收的持续增长。
三、拓宽税收增收渠道,做大地方税收规模,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力保障。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大组织收入力度。组织税收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天职。如何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税收上充分体现出来,这不仅是地税部门的职能所在,也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全面体现和发挥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税收工作中去,建立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机制,实现税收收入有质量、有速度、有规模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用足现行税收政策,扩大税收征收范围。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收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和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注重研究政策,用足用活政策,在增加地方税收总量上谋思路、想办法、定措施,最大限度地做大地方税收规模,力争为科学发展提供资金动力。
用活现有税收政策,拓宽税收增长渠道。从今年开始,国家新一轮税收政策调整已全面启动,这为地方税收今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用活税收政策,就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吃透政策,灵活掌握,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提供的空间,为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寻找税源,挖掘税源,培植税源,增加收入。从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过程中研究税收政策,突破税收增长盲点,挖掘税收新的增长点,用活现有税收政策,拓宽税收增长渠道。
四、加大税收征管改革,完善税收征管模式,为科学发展破解难题。
地税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税收征管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大税收征管改革,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税收征管,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量:一是根据国家增值税转型政策和营业税的调整,及时制定和完善征管办法,做好新增税种的衔接、管理工作,在落实制度中破难点、增税收;二是以信息化建设手段为核心,继续完善现有手段,探索新的信息化征管手段,全面强化征管;三是强化科学的税收分析,以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衡量税收工作水平,寻找税收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不合理的税收定额,促进全市地税系统征管水平的提高;四是落实好以查促管、管查互动工作实施办法,探索属地分层管理与一级稽查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稽查力度,强化以查促管;五是创新激励形式,促进消费者索要发票的积极性,强化检查方式,防止税款流失,严厉打击发票犯罪行为,净化用票环境;六是采取有针对性的征管措施,强化对全市项目建设的税收管理,积极寻找新的税源增长点,提高地税收入规模。
五、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优化纳税服务环境,为科学发展营造和谐环境。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何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来保证科学发展,对作为行政执法和政府形象窗口的地税部门而言显得尤为紧迫。我们始终坚持收好税、带好队、服好务的宗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树形象,以治队促治税,以治税促廉政的思路,促进依法治税水平与干部素质的同步提高,实现治税与治队同步推进。
提高纳税服务意识,为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环境。一是更新服务理念,推进纳税服务向深层次发展。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建立健全文明、规范的执法服务标准和体系,以新的服务理论来引导税收工作由满足征管需求为主向以服务纳税人为主的转变。二是改进服务手段,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着重把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开辟多种渠道宣传税收政策,及时、全面地将税收政策向纳税人公布,增强税收的透明度;探索推行刷卡申报、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网上申报等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积极推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让“窗口”成为纳税人办理纳税事项的满意场所。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满足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办税八公开、地税人员二十不准等制度,将纳税服务质量纳入干部“两制”考核之中,以“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为追求目标,不断创新纳税服务的方式,实现“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建立起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