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关中—天水经济区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借助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现代农业,是我市加快农业发展,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 铺就农民小康路

顺应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我市在实施农业稳市战略的同时,将着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大的突破。
记者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市发展规划》中看到,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将按照“南林、北果、西菜、东牧”的基本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及生态环境,健全农村科技教育服务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天水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化基础,重点发展以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秦州双孢菇、甘谷辣椒、花卉、食用菌、甜玉米、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使天水市成为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和陇海沿线城市连绵带的有机食品供应、休闲观光、绿化美化和生态涵养基地。依托天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一批以航天育种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在良种繁育、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抗旱节水、疫病防治、农副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和农产品产业带,使天水成为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要走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必须要有大项目引领,达到经济效益的增长极。《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市发展规划》中,农业发展项目主要有蔬菜产业开发、循环农业示范推广、马铃薯产业综合开发、花卉产业开发。10万头优质奶牛生产基地、百万头优质商品肉牛生产基地、千万头优质猪肉基地、绿色禽蛋基地、畜产品生产安全保障体系、200万亩优质饲草基地及饲料生产加工。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会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也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搭建了金桥。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天水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天水市委党校教师李克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按照现代农业的这种要求,天水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主要应以“一特四化”为抓手,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走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的发展路子,通过加强农产品的优良品种推广,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化经营,达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高效农业目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李克锡说,关中-天水经济区天水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天水今后农业的发展目标,就是把天水打造成为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因此,天水要发展现代农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天水农业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为基础,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局面。二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支柱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林、北果、西菜、东牧”的农业产业化布局,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生产基地,特别是要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达到生产规模化和经营集约化。三是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和广阔的销售渠道。抓好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按照蔬菜、果品、畜牧等产业要求建好各类市场。要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如成立果农、菜农、养牛、养猪等协会。要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拓宽信息渠道。要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手机短信建立畅通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四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要用工业化思维、商业化运作来谋划现代农业的发展,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同时利用国家支持农业信贷的有利政策,解决一大批农产品中小加工企业的贷款需求,并通过农村贷款公司和信用社,支持产业大户的资金需求,也可通过项目财政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五是抓好农民的技能化培训。现代农业要求要有高素质的农民,他们不仅要懂生产、会管理,还要会闯市场搞经营,所以对粮农、果农、菜农、菌农、花农、牧农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是搞好生产的前提。此外,还要进行市场营销、产品包装等方面的培训,这是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六是抓好名牌产品培育。重点把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甘谷辣椒、秦州双孢菇、张家川清香牛肉、武山韭菜、麦积元龙花椒等名牌产品做成拳头产品,走出天水,打向国内外市场,使天水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及西部大中城市的有机食品供应城市。七是把天水农业高新产业园区办成西部一流的农业高新园区,这是展示天水现代农业的一个窗口,也是天水以航天育种高新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的一个基地,将来也可以发展成为股份制的现代农业公司,在上海或深圳证券市场上市融资,让它成为天水现代农业的一个成功典范。
天水农业高新示范园区的杨文元说,借助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园区将以现有示范区开发规模为基础,以建设省内最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集聚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生态性于一体,发挥示范作用。同时,以县区现有的园区为基础,建立辐射区,带动发展五个产业带,即渭河川区精细蔬菜产业带、南部山区花牛菜果产业带和特种蔬菜产业带、北部冷凉山区畜禽养殖产业带、北部浅山区特色果品产业带。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发展基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真正让农民尝到了甜头。”麦积区中滩乡一位李姓农民说,过去田里是“一色青”的农作物种植,收了小麦种玉米,收了玉米种小麦,效益很低。这些年来,在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在粮食生产中提高小麦良种繁育的比重,收入在原来种小麦的基础上增加了二三成。
“目前,园区已在全国25个省区累计推广航天蔬菜68万亩,实现农业增值3亿多元。同时,‘基地’航天育种产品不但进入了产业化,而且实现了研发的良性循环,每年都有新品种推出,航天蔬菜,真正成了农民的致富菜。”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胡小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信,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会给天水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推天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策划:肖勇 刘欣 执行:孙有生 王惠玲 甄娜 杨晓斌 刘蕾 赵蔓 张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