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隆冬,在老工业基地天水发展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了诠释,一些企业经过自身的努力,在市场上找出路求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业经济的复苏让天水人有了发展的力量,有人用毛主席的一句诗形容天水目前的工业经济,那就是: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最近本报记者深入天水市各企业撷取了几朵小花。
第一朵花:天水市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文字:甘肃经济日报 配图:天水在线)
11月20日上午9时25分,随着省委常委、副省长冯健身与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胜利共同敲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市宝钟,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华天科技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也标志着天水市第一家上市公司诞生。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业务,紧紧抓住我国集成电路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持续不断的实施塑封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技术改造,使得生产线的封装能力迅速提高。集成电路年封装能力从2004年的10亿块增加到2006年的25亿块,同期销售收入从2.15亿元增长到5.13亿元。集成电路封装产量和销售收入都名列我国内资及内资控股企业的第三位,是我国目前最具成长性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共发行4400万A股,简称“华天科技”,代码:002185。上市当日,股票开盘价20.50元,上涨94.31%;盘中股价最高达到22.50元,最终以21.62元收盘,上涨104.93%,实现了开盘当天的开门红。
冯健身在华天科技上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华天科技的成功上市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他说,华天科技A股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标志着公司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不仅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对公司的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朵花:军工厂里的“新生儿”

辉煌的军工历程还记忆犹新,而山地拖拉机研制和生产的成功则再次将天水七四五二工厂推向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最前沿。
以产品制造、机械加工、汽车改装及修理、铸造为主营业务的天水七四五二工厂自建厂以来,除保障军队车辆大修、维护和供给部分军用器材外,还自主研发了492Q发动机总成、685Q发动机缸体以及“天轮”牌6470型越野车、封户防盗门、农用挂车等民用产品,同时,还为国内整车厂家生产配套汽缸盖、汽缸体、飞轮壳、刹车鼓等零部件,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如果说机械加工、车辆维修是企业生产线上的母体的话,那么脱胎于母体研发生产成功的山地拖拉机则是推动七四五二规模崛起的“新生儿”。
除过前景广阔的国际市场不说,只在我国这个全球最大农业生产国的国内市场,就有着极其巨大的潜力。“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在地耕作上研发生产农业作业机械的企业,山地拖拉机的研制和生产,填补了国内外山区农业作业机械的空白。”天水七四五二工厂副厂长朱魏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在全国小型拖拉机100-150万台的市场需求中,山地拖拉机还是一个空白,年需求量约10万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朱魏红告诉记者:在全国总耕地面积中,坡度在16-25度之间的山坡地和丘陵地所占的面积就占到了四分之一。而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以大中型机械为主,适应山区,宜于操作的农业机械依然很少,而且还不能满足坡度较大的农田作业,另外,传统的畜力、人力耕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经济成本高等因素注定山地拖拉机将有着无限广阔的市场需求。
山地拖拉机的研发制造无疑是成功的。天水七四五二工厂于2004年开始涉足山地拖拉机的生产制造,当年9月第—台样机就成功下线,同时通过了甘肃省《农业机械新产品鉴定》和《农业产品推广鉴定》。此后,山地拖拉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越来越大,2005年进入《2006—2008国家支持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目录》,2006年享受甘肃省农机具购置补贴,今年起享受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而且,山地拖拉机的产业化发展已于去年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灵活便捷的耕作,质量过硬的产品,使得山地拖拉机的市场之路越走越宽。据了解,目前FLN-6山地拖拉机已进入了甘肃、陕西、四川、青海、宁夏、山西等6省的政府补贴目录。同时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不断,从原来的6马力已提升到了8马力、10马力,从而适应了不同地区的土质耕作需求。见证了七四五二新生的曹念民厂长告诉记者,山地拖拉机已在工厂三大主营业务中占到了50%,成为七四五二的拳头产品,产品拓展领域十分广阔,除了满是山地耕作需要外,还可以作为农业动力,为运输、开沟、喷药、水泵提灌服务,产业链已延伸到了洋车挖掘机、除耕机、播种机等。
山地拖拉机已成了七四五二工厂的代名词!已经使用山地拖拉机产品的麦积区吕家村农户吕芳军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用这铁家伙一早上耕4亩地轻轻松松,而原来用牲口一早上也就1亩地。山地拖拉机好处还不光这些!用小地拖拉机耕一亩地花费的柴油钱就五六元钱,而如果不喂养牲口,雇人的话一亩地光人工钱就要40元,而且自家的地只需一个早晨就耕完了,这样还可将山地拖拉机作为赚钱创收的工具。”吕芳军高兴地说:“我当年除收回购机成本外,这一年还靠它打工挣了三、四千元哩!”
作为装备制造业后起之秀的七四五二工厂,已步入了产业崛起的新航道。据了解,目前七四五二工厂山地拖拉机的生产能力已从去年的不足500台发展壮大到了目前的1100台,估计年底产能将达到1500台。明年生产能力要达5000台,此后逐年翻番,到2010年生产能力达到29000台。并且还将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系列产品,从而实现多品种、多功能、多元化的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利用农业科技转化项目资金逐步研发液压式山地拖拉机,建立天水农业机械研发中心,在“十一五”末推出2-3个新的产品,加快企业改制,从而让七四五二从装备制造业的后起之秀壮大成为骨干企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600万元,主业产值达到1.2亿元,利税达到900万元。
第三朵花:长城果汁让政府高兴农民乐

虽然不是装备制造企业,长城果汁同样引人注目。而让大家从这个“外来户”身上寻找振兴装备制造业巨大动力的原因,就是作为国有控股的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在其发展中所选择的适应市场经济的民营企业机制,以及在突飞猛进、凯歌高奏的发展主旋律中所呈现给装备制造业的借鉴意义。
全新的管理机制,全新的企业文化,决定了天水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将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从行业中无人知晓到果汁行业中排名第六,可以说长城果汁的发展速度是行业中最快的。今年上半年实现对外贸易额1690万美元,现在对外贸易额是全省农产品对外出口的第一。”长城果汁饮料公司董事长毛建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们企业已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甘肃省农产品出口重点骨干企业。”
可以肯定地说,长城果汁已经迅速崛起,300余人的队伍在2006-2007榨季中就实现了28537吨的浓缩果汁产量,实现工业产值2.16亿元。“人均总产值达到70万元,生产效率是非常好的。”董事长毛建光说:“从原来小打小闹的委托他人出口,到2003年拥有自营出口权,现在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在天水已仅次于海林中科,是我市的重点出口创汇企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城果汁公司的果汁生产线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德国、瑞典、意大利全套自动化浓缩果汁生产线,公司的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余吨,98%以上的产品出口欧洲、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始终保持着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公司成立5年多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成倍增长,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同建厂的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9.7倍和19倍,果汁产量从2001年的2662吨,达到2006年的28537吨,平均年增幅达77.3%,利润指标从2001年账面亏损46.2万元,到2006年实现利润1073万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而且,正如毛董事长所言:企业的效益并不仅限于此,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有目共睹。“2001年前后苹果卖不出去时,收购价最低不到0.20元/公斤,而随着国际市场销售领域的拓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现在苹果的收购价大幅提高,与2001年相比,短短6年时间支付给果农的苹果收购款整整增加了10倍,带动10万果农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据了解,5年来长城果汁公司已累计收购原料苹果80多万吨,产浓缩果汁12万多吨,共支付果农款项5亿多元,同时安置劳动力就业320多人,解决了千家万户果农苹果销售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