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暨全国友好城市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天水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张健被选为第四届全国理事会理事

经外交部批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暨全国友好城市工作会议于200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外交部有关领导,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会长陈昊苏,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成玉,副省长贾连朝出席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市县的外事、友城工作单位及分管外事、友城工作的领导共25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我市作为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成员单位,经市政府领导同意,市政府秘书长张健率外办副主任王元成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四年全国友好城市工作,部署今后的友城工作,表彰近年来友城工作先进单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会长陈昊苏代表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第三届常务会议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陈会长在报告中指出,2001年4月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理事会提出了五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国友好城市总量稳步增长;对中西部友城工作给与政策倾斜;鼓励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结好,开拓多层次的国际友城合作渠道;强化政策管理和宏观调控。4年来,这些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执行。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有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和275个城市与世界上112个国家的292个省(州、县、大区等)和937个城市建立了1229对友好城市关系。友好城市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种多样,领域更加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区市通过友好城市渠道引进资金12.3亿美元,开展科技合作145项,引进或派出专家、学者及留学生上千人次。本次会议对友好城市活动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良好成绩的省市进行了表彰。江苏省共有160对友好城市,名列全国第一,山东省有108对友好城市,名列第二。甘肃省目前共有21对友好城市,名列第19位,被授予了成就奖。兰州市共有7对友好城市被授予贡献奖,受到表彰奖励。
本次会议还听取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章程修改说明报告及财务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及聘请顾问名单。天水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张健同志,被选为第四届全国理事会理事。

会议指出,今后五年开展友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服务于总体外交、祖国建设、世界和平的大局,服务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开创友好城市工作的新局面。要认真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按照胡锦涛同志去年五月在对外友协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作出新的贡献。根据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把友城工作从三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扩大到四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社会领域也要争取更多更好的工作成绩。
工作方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扩大对外结好的规模,着力加快中西部省、区、市对外结好的速度,在发展中改善友好城市对外结好的局面;开拓新的工作途径,引进新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友好交流合作水平;坚持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认真做管理协调工作,提高宏观调控、科技向导和全面服务的水平,努力实现友好城市工作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市目前只有澳大利亚本迪戈一个友好城市(兰州市7个,白银市2个),而且是在1993年建立的。这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的需要以及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有所不适应。根据本次会议精神以及我市外事、友城工作的实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事、友城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健全机构,配齐人员,积极开展友城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友协、省友协的联系,积极探讨新的渠道,根据国家总体外交方针和我市实际,与国外经济、文化等领域与我市有互补作用的城市发展、建立新的友好城市关系。

图为天水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王元成(右)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会长陈昊苏(左)在会议期间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