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文明建设实地点位治理,直接关系民生,直观反映城市文明建设水平。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城市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城市面貌、市民素质显著提升,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积累了坚实基础。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力争在新一轮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现选取城市文明建设实地点位治理案例,供学习参考。
政务大厅篇
多措并举打造高效优质政务大厅
助推建设城市文明见实效
秦州区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2月,位于秦州区藉河北路21号,事业正科级单位,有干部职工10人。区政务大厅面积2600平方米,设置办事窗口69个,进驻单位37家,承办全区1464项政务服务事项,服务范围涉及民政、卫健、农业、水务、交通、投资项目等多个领域。

引言
作为窗口服务单位,不仅是办事和服务的窗口,更是展示城市精神文明的前沿,秦州区政务大厅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务服务,积极践行文明服务理念,对标建设城市文明要求,多措并举加强窗口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舒适感,建设城市文明工作取得新成效。
做法与成效
一是多渠道宣传营造文明服务氛围。在大厅、窗口、LED显示屏上,氛围浓郁的建设城市文明宣传内容随处可见;在政务大厅走廊、楼梯等墙体悬挂张贴文明宣传、廉洁服务等标语;在办事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岗,要求党员作示范,践行文明服务,在党员榜样力量的带领下,形成了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争做文明服务先锋的良好氛围;在大厅内醒目处设置禁烟标识,引导办事群众自觉拒烟,齐心协力创建无烟大厅;加强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的管理力度,增加适老设施;合理规划车辆停放,设置无障碍通道。
二是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打造贴心阵地。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自助服务区,配置打印机、休闲座椅、自助饮水机、老花镜等便民服务设施方便群众办事。设置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等满足各类人群所需,并设置明显指示牌。配备轮椅、助听器、红外线测温仪等便民物资,保障残障群众的便利安全,让大厅成为一个集政务服务、关爱、公益、休闲为一体的温馨“港湾”。
三是强化学习落实文明服务理念。积极组织大厅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规章制度,邀请专业导师授课,从知礼仪、塑形象、筑沟通三个方面教授窗口服务礼仪知识和与办事群众沟通的技巧,将文明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的担负起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使命。今年以来,已组织干部对文明创建相关规章制度开展集中学习4次,开展礼仪规范专题授课2次,学习参与干部超过300人次。
四是规范服务树立优秀文明形象。要求全体窗口工作人员提供“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引导每位窗口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用微笑传递文明,以最热情的服务、最文明的礼仪接待每位办事群众,始终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的初心,通过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政务服务形象,打造优质便民政务服务大厅。
启示与思考
政务大厅作为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要当好“文明标兵”,树好“文明标杆”,展示良好文明素质和文明形象。要从抓素质提高业务能力、抓制度规范工作秩序、抓环境改善窗口面貌、抓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入手,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融合政务服务应用平台,实现更多高频事项“掌上办”,着力消除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要多渠道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树立文明大厅良好形象。